野猪伤人毁物的事件近年来在我省时有发生,但因没有相关规定,受害人的损失往往难以得到补偿。近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规定,若野猪、眼镜蛇等陆生野生动物伤人毁物,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可获政府补偿。
乡镇街道即可接受申请
进行野外作业,或是到野外游玩时,你也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是因为陆生野生动物而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就可以依照《办法》申请补偿了。
根据规定,共有四种情形可以获得补偿: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在依法划定的生产经营区域内种植的农作物和经济林木造成较大损毁的;圈养的家禽家畜造成较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伤害发生后,如果符合补偿条件,受害人或其近亲属要求人身伤害补偿或者财产损失补偿的,可在抢救、治疗结束后30日内或者自遭受财产损失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补偿申请。
非法狩猎受伤不予补偿
如果是您主动攻击野生动物而造成了身体伤害或者死亡,就不在《办法》的补偿范围之内。
据了解,在以下六种情形下,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政府不予补偿,包括主动攻击或者故意伤害野生动物,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挑逗野生动物,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非法狩猎,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在依法划定的生产经营区域外种植的农作物和经济林木造成损毁的;非圈养的家禽家畜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不予补偿的其他情形。
此外,因驯养繁殖、运输的野生动物逃逸而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将由驯养、运输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补偿额和当地平均工资挂钩
《办法》明确,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补偿费,列入省、市或者县级财政预算,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市或者县级财政各负担50%。
补偿费的计算有不同标准。如因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但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政府将支付实际医疗费的80%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减少的收入按照所在地市、县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造成身体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政府支付实际医疗费和补偿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所在地市、县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所在地市、县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
而造成人员死亡的,政府则要支付实际医疗费和补偿金、丧葬费。补偿金、丧葬费的总额为所在地市、县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钱亮、姚一鸣)
链接
我省确定给予补偿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豹、云豹、黑熊、豹猫、黄鼬、鼬獾、狗獾、猪獾、黄麂、野猪、鸬鹚、猕猴、短尾猴、梅花鹿、白琵鹭、白额雁、扬子鳄、眼镜蛇、尖吻蝮、兔形目所有种、隼形目所有种、雁形目所有种、鸡形目所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