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贵州4月2日消息 昨日上午,贵阳市筑城广场建设正式启动。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宣布项目启动。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讲话。
据了解,昨日开工的筑城广场总面积8.7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10多万人,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为了更好地规划设计广场,今年3月28日起至4月15日,贵阳市在媒体上公示规划方案,征求广大市民对广场名称、功能设置、标志物设置、植物配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目前,98%以上的市民对广场的规划建设方案表示支持。
李军指出,广场被誉为“城市客厅”,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贵阳迫切需要更多、更为舒适的休闲空间;随着外来客人的日益增多,贵阳迫切需要一个更能体现城市特色的时尚标志性场所;随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纵深推进,贵阳迫切需要一个展示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
李军强调,从历史上看,贵阳简称“筑”,与竹有深厚的渊源;从特性上看,竹四季常青,能够展示贵阳生态良好的优势;从文化上看,竹能够彰显贵阳人民崇尚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贵阳城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风貌。因此,筑城广场以竹文化为“灵魂”,将竹文化的元素渗透到广场的规划建设中。广场具有五大功能:集会功能,重要节日可在此举行大规模的政治集会、群众集会;休闲功能,市民可在此唱歌、跳舞、散步、下棋、乘凉、聊天,尽情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惬意;文化功能,可在此举办露天音乐会、歌舞晚会、民俗活动以及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历史纪念功能,在广场规划建设体现一中记忆的浮雕墙、石刻等;商业功能,广场附近将建成贵阳重要的商业圈、文化圈。建成后,贵阳将有一张拿得出手的响亮“名片”,一扇可以自豪开启的亮丽“窗口”。
筑城广场包含原贵阳一中地块及人民广场
2005年贵阳一中搬迁金阳新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地块用途,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该地块建设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今年3月28日,贵阳市正式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刊登、公示规划方案,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为更充分地听取市民意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公示延期至4月15日,希望市民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据了解,筑城广场规划范围包含原贵阳一中地块及人民广场,呈半岛依偎在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广场南邻瑞金南路、北接南明河、东邻遵义路,西侧相邻河滨公园,交通便利、人流密集。根据安排,广场将在5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拆迁安置工作,8月底以前完成土石方开挖,10月底完成地下车库施工,12月底全面完成广场建设。(沈丽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