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着裹挟泥土清香的新鲜空气,在田间优哉游哉散散步、吃吃玉米、翻翻虫子——为了让儿子吃上货真价实的“绿色鸡蛋”,白领靳先生严格把关每只散养土鸡的“生活质量”。自身需求也引导他发现了一群不吝为优质农副产品埋单的高端客户,便与家乡亲戚联手养鸡卖蛋,既满足自家的“耗蛋量”,还帮助亲戚不离乡打工也能致富。
筹办“养鸡场”迎接儿子出生
“乡下的菜、蛋、肉确实好吃,跟城里超市里买的真的不一样。”白领靳先生说道。他的妻子是农村户口,在安徽老家有一亩地。每逢节假日,靳先生夫妻俩就驱车回乡,大啖农家美味,每次回上海前都要把整个后备箱塞满。
自从妻子怀上宝宝,靳先生就开始动开办小型私人“养鸡场”的脑筋。“我想让孩子吃真正的、纯天然的‘绿色土鸡蛋’,而不是敲出来像水一样稀薄的‘菜场草鸡蛋’。”强烈的自身需求、与周遭朋友的交流,也使脑子活络的靳先生意识到,如今城市里经济条件好、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愿意为优质农副产品埋单的年轻父母不在少数,这里面大有商机。于是,靳先生和家乡的亲戚商量,帮助他养鸡卖蛋、利用土地赚钱。
严格把关每只鸡的“生活质量”
经过商量,靳先生把自家的一亩地和亲戚家相邻的一亩地合并,初成小型“养鸡场”。一块地专门用来养150只鸡(其中50只为下蛋“生力军”,100只培养为“接班人”),另一块则播种给鸡吃的粮食,收割后两块地再交换。
由于土鸡蛋要优先供应给自家宝宝吃,靳先生要求亲戚严格把关每只鸡的“生活质量”:远离公路和城市污染,不打任何针剂,不添加抗生素或生长激素;每天除了吃玉米、稻谷、小麦、豆饼、虾壳等,还在自留地里翻虫子吃;低密度散养,在大自然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饮用干净的地下水……
尽管受季节及气候因素等影响,“养鸡场”鸡蛋产量非常少,但质量特别高——蛋黄蛋清黏度高、特别厚实,蛋黄饱满圆润、呈桔红色,煮熟后口感香醇、颜色金黄。能让儿子从8个月起吃到的都是纯正土鸡蛋,靳先生感到很满意。
奶嘴盒装鸡蛋 地铁站交接货
“养鸡场”产量虽少,每月也有约1000只,靳先生家月均“耗蛋量”为100只左右,余下的900多只则为亲戚的利润来源,主要卖给靳先生的朋友们。
靳先生和亲戚是这样分工的:亲戚在老家负责养鸡,每半个月到一个月通过长途汽车运一次鸡蛋到上海;靳先生负责销售和上海地区的配送。对在公司担任管理岗位、收入颇丰的靳先生来说,并不靠卖鸡蛋赚钱,为了鼓励亲戚的积极性,所有销售所得都归他,靳先生只要每月保证100只鸡蛋。
为了包装、运输易碎的鸡蛋,靳先生家的大小盒子从来不扔,小家电包装盒、饼干盒甚至奶嘴盒,统统垒在客厅备用。由于平时朝九晚五上班,靳先生通常在周末或工作日中午送货,近距离就开车送蛋上门、远距离则约好在地铁站内交接。雨夜开车送100只蛋、中午吃饭时悄悄提着30只蛋去坐地铁,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帮助亲戚不离乡打工也能致富
靳先生透露,“养鸡场”主要卖蛋,也兼卖新母鸡、老母鸡、阉公鸡。通过卖蛋和卖鸡,亲戚一年从中可赚五、六万元。“我亲戚觉得养鸡靠土地赚钱挺好的,不用背井离乡,能照顾到孩子,而且进城打工每年未必存得下这点钱。” 靳先生说。
虽然在淘宝上开了个名为“goldenK”的网店,把“养鸡场”出品的土鸡蛋挂在里面出售,但靳先生坦言,绝大多数买家是他的朋友们。而为了保障每只土鸡蛋的质量,在没有找到最优化生产解决方案之前,靳先生也不打算扩大“养鸡场”规模。
“我最初的目的只是让孩子多吃一口绿色食品,现在能挖掘到一点商机、给亲戚鼓励、帮他致富,同时给周围同样对高品质农副产品有需求的朋友提供些渠道,我觉得很开心。”靳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