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二五”期间,雷山县将深入实施“工业促县”战略,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五大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茶叶加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茶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茶叶加工工艺、设备改造,强化茶开发,加强茶研发,提高茶叶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加强茶叶企业管理,确保现有企业实现达产增效。鼓励企业优化组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力争2011年组建茶叶企业集团。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统一“雷公山茶”品牌,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全县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把雷山建设成为“贵州茶叶大县”。
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业。以“一城三区一园”(县城,西江、郎德、雷公山景区,雷公山苗族文化产业园)为平台,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加工,加快发展以苗族银饰、民族服饰、苗族刺绣、芦笙、根雕等为重点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加工业步伐。加快民族工艺品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推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水平和加工能力。创新发展机制,走统一标准、分散加工、集中销售的路子。积极组建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等企业集团,实现民族工艺品生产规模化、集团化。
加大发展水资源加工业。开展以雷公山为重点的水资源勘察,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坚持以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加快山泉水的开发利用。依托其市场优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企业,组建水资源集团公司,统筹开发利用水资源,扩大山泉水生产规模。利用山泉水资源,积极开发饮料等系列产品,延展水产品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多样化生物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以磨芋、折耳根、蕨菜、天麻、山野菜等绿色食品(药品)深加工,做大做强生态有机食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畜产品、林业产品、中药材及其制品加工业,打造独特的雷山绿色食品品牌。
大力发展原材料加工业。优先发展铁合金、铬铁系列深加工,加快完善丰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行业整合力度,以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为重点,促成企业实现产能升级改造,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电冶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原材料加工业。
(唐光新 张希才 向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