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较多的贵州省在"十一五"期间解决了270多万人的贫困问题之后,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全省上下正集中力量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就业和创业、劳动力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等"十大民生工程",全力以赴补足"民生短腿"。
在贵州省委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有关会议上,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说,贵州省最核心的民生是收入,最突出的民生是脱贫,最根本的民生是就业。"十二五"期间,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更加突出各项民生指标,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制定专门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用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提升质量和效益。
由于贵州省地形地貌复杂,地方财力十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生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截至目前,全省还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934个贫困乡、505万农村贫困人口。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李月成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年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通过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抓好职业教育,就能帮助大部分农民掌握一门技术,走出大山进入城镇,谋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李月成说,"十二五"时期黔南州计划转移100万名劳动力,平均每户人家转移1个劳动力,"通过提升劳动力素质,集中打造劳务品牌,只要每人外出打工一年赚1万元,全家就基本能脱贫了"。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隔山望得见、会面走一天",交通闭塞是贵州相当部分农村地区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实施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工程",将让贫困群众加强与外部联系,使更多农产品变为商品,拓宽农民增收门路。
毕节地区大方县瓢井镇平塘村村民已经切身感受到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好处。平塘村格里河谷地势海拔较高,种植的酥李香脆、含糖高。但格里河谷离集镇长期不通公路,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一斤酥李价格只有3角,大量李子都用来喂猪,或烂在地里。平塘村支书向启贤说:"近两年路修好后,不少外地客商直接进村拉货,每斤李子能卖到2元钱。"酥李行情看好,提高了村民种植李树的积极性,全村新增李树面积超过1000亩。
按照规划,到2012年,贵州将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通村油路4万公里,力争"十二五"末实现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工程将让更多的农民像平塘村村民一样踏入致富"快车道"。
"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才能为撬动内需市场提供动力。"贵州省发改委主任刘远坤说,通过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贵州就是要以"共享式发展"促进"包容性增长""未来十年,贵州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栗战书说,贵州要确保到2020年全部解决505万人的贫困问题,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