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建设年”活动中,贵州省铜仁地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主管部门切实转变职能,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清理整顿收费秩序、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等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企业的各项检查,下功夫治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努力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能放则放”的原则,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要求该取消的取消,能授权的授权,需简化的简化,切实把审批减到位、环节压到位、收费降到位。目前已对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地直45个单位进行了清理,共清理行政审批项目427项,保留197项,合并130项,取消31项,减少了53.9%。此外,对需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投资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实行限时办理制,要求缩短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手续,办理时限整体提速53.1%,提高了审批速度。合理划分地县行政审批事权,明确地区向县放权的范围,对能够下放到县的,要求下放到县,目前已下放81项。
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个别行政执法单位靠许可生存、靠收费开支、靠罚没养人的问题,保证行政权力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通过完善体制和机制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促进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法制和监察部门正在梳理审核地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以编制统一的行政职权目录,同时细化明确各级各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要求地直有行政处罚权的单位全面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
开展清理整顿收费秩序。目前,我区已由物价、财政、工信、纠风、法制、民政等部门联合开展清理整顿收费秩序。要求能停收的一律停收,能降低标准的尽量降低标准,力求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内容主要包括:擅自设立或越权批准收费项目、越权制定或者调整收费标准的;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擅自分解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不使用专用票据收费的;行政机关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取费用的;将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的;行政机关擅自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交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机构办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利用(借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强制企业到指定机构接受检测、代理、查询等服务并收费的;不执行收费优惠或减免政策的;借助行政职权强制培训、强行要求入会并收取费用的;未按规定申领收费许可证而收费、不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的;向企业摊派,无偿占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行为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乱收费行为。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了行政效能建设。目前,我区共投入2.18亿用于地、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中心及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为集中审批搭建了平台。地区和10个县(市、特区)分别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16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2937个行政村、70个社区全部建立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19179个村民组有4523个建立了便民利民服务点。坚持凡是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单位必须进驻地、县行政服务中心。针对乡镇、街道、社区、村级没有审批权限的问题,通过实行委托审批、代理审批等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在已推行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正在拟定《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监督保障等实施细则和配套工作,实现政务公开规范化、程序化。同时,督促各级各部门及时将财政预算决算、部门和单位二次预算分配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以及住房、环保、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收费项目等及时公开。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动态公开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卫生、教育、供电、供水、供气等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公开服务承诺和收费事项的督促,并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全区118个地直单位全部建立了公开办事制度,明确了办事内容,办理责任和办结时限。33个地直窗口部门已相继在铜仁电视进行公开承诺。(袁仁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