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不溶性含钾岩石资源开发利用,激活资源枯竭城市造血机能,围绕铜仁地区钾长石资源开发,省地科技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大量细致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初步查清了铜仁地区含钾岩石资源分布情况。据调查,铜仁地区境内北起松南至万山,在长约80公里,宽约2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大量钾岩矿层,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厚度约38-50米。其中以万山特区最为突出。
二是对不溶性含钾岩石开发利用技术成果进行收集对比,着手开展工艺流程研究及相关综合评价。筛选出10余种适合该区不溶性低品位钾矿开发的技术和工艺。在此基础上,铜仁地区有关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对万山特区多个矿点的含钾岩石的K2O含量及其它重要成分进行了重新检测,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与中国地质大学签订了《钾矿石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协议》,委托其科研团队对万山钾矿石资源生产基本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技术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钾矿资源开发中试生产工作逐步展开。引进了“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先期投入2000万元,进行中试生产。
四是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三方联动一起推动含钾岩石资源开发的格局。经多方努力,该区钾矿资源综合开发已成功列入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规划。2011年,省科技厅还将其列入《贵州省科技支撑工业十大产业振兴项目目录》,拟安排项目经费支持该项技术攻关。省科技厅还将与铜仁地区行署联合举办“2010中国贵州铜仁不溶性含钾岩石资源开发利用高峰论坛”,共同推进铜仁地区不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作为一种活性元素,钾对促进光合作用,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有大量的不溶性含钾岩石资源。由于可溶性钾资源较少,不溶性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尚未产业化,钾肥消费大量依赖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