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针对村干部“在职不想干,离职舍不得。干了没盼头,不干照拿酬”的个别消极现象,都匀市河阳乡试点试行“村官歇职制度”,带来了积极的反响。
河阳乡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1.6万多人,目前有7个村,共23名村干部(主要指支书、主任、文书)。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大多数村干部能履行任职前的承诺,积极带头组织开展村里的民主管理工作,尽心尽力为民服务谋发展。而少部分村干部则认为“每月才千把块钱的报酬,精力都放在村组繁琐的事务上不说,还贴钱办事。和外出打工或在家创业的村民相比,实在是划不来。”有的觉得当村干部“经济上‘干巴巴’(无村级积累),政治上没‘盼头’(难以改变身份),干和不干一个样。”愿意“挂个名”,多干自家的活,少管群众的事。
乡党委针对这种“管严了怕没人干,放任自由群众意见大”的现象,经认真调研、仔细分析,借鉴省内外对村干部的引导、管理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和村民意见,出台了《河阳乡村干部“歇职”制度》(试行),规定对闹不团结、工作拆台、扯皮、推诿,长期不在岗,当选后不履行职责等情形的村官可由10名以上村民代表联合提议召开大会进行票决,半数以上村民同意后就让其“歇职”。
“歇职”时间为1周至3个月,“歇职”期间的村干部停发工资待遇,且必须服从乡、村统一安排,做到“人歇、心不歇”。“歇职”期满经村支部及包村的乡干部考核认定后提出“复职”建议,并报乡党委审批。如在“歇职”期间工作不努力,思想认识仍不转变,错误得不到改正的,将延长“歇职”时间或按相关程序作人事调整。
在去年的试行过程中,河阳乡有2名村干部被“歇职”,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村干部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变化,即担心群众不满意被“歇职”的多了,敷衍应付、无心工作的少了;主动为民办事的多了,群众跑冤枉路的现象少了;带头带动发展的多了,只顾自家的少了。如米秀村村民反映,“歇职”制前有事四处打听村干部,“歇职”制后村委会天天有人值班为群众办事。各里村村主任高飞说,“歇职”制对村干部确实有压力,有紧迫感,谁都不愿意被“歇职”,毕竟那不是“光彩”的事。
乡党委书记林刚介绍,“歇职”制试行以后确实带来一定的效应,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村干部“歇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激励、支持和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