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立足“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采取“四加强四促进”措施,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促进大干快上。在各县市区推荐考察任命了10名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并建立工业园区党组织19个,组织工业园区干部进行政策、建设和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同时,通过一名地级领导干部、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和一名乡级领导干部共同联系一个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3+1”服务机制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二是加强园区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在全区规划了14个工业园区,重点把能源、装备制造、化工、轻工及电子、建材及新材料迅速发展壮大为五大产业集群,力争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10户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大企业。
三是加强环境建设,促进招商引资。将485个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46项的基础上,再把审批事项缩减50%,办事时限缩减50%,以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条件、“保姆式”的服务为进驻企业保驾护航。
四是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增比进位。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在全区形成“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投入形成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理念,各级各部门领导仅仅盯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积极创造条件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毕节。
截至目前,全区2010年11月至12月开工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2个,总投资114.3亿元;201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增长75%;一批工业园区已经引进一批大企业入驻,内容涉及化工、建材、装备制造、食品药园等。“十二五”期间,全区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力争突破25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