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贵州3月15日消息 3月14日,贵州省地震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通报贵州省位于我国南北向地震带南段的东侧,西部部分地区跨入南北向地震带,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总体上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全省有29个县市区为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会议上指出,近期云南盈江和邻国日本相继发生地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影响,同时也给贵州省的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他要求全省各地州市及建筑、国土、交通、文教等部门从现在开始到三月底全面展开对城镇建筑物,尤其是农村危房、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震安全检查。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公众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有效避难能力。
新闻链接
控制和影响贵州省地震的主要断裂构造有垭都—紫云断裂、开远—平塘断裂等。贵州省有记录以来,共发生3次6级左右地震,分别是1819年贵定县6.0级地震,1875年罗甸县6.5级地震,1948年威宁县5.8级地震。由于贵州省特殊的地质环境,一旦地震发生后容易引起小震致灾、小震大灾的现象。(胡涛)
相关报道
王尚彦解读贵州地震活动趋势及防震措施
在3月14日召开的全省地震工作会议上,省地震局局长王尚彦就贵州省地震活动趋势以及防震措施的关键环节做了解读。
近几年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不时发生各种震级的地震,但是贵州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不会发生地震的区域,对于这种说法王尚彦认为:“为什么长期以来贵州会被带上不会发生地震的帽子呢?有记录以来,我们贵州最早的记录也是700年确实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第二过去发生的地震往往发生在山区造成的破坏性不大。”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加上近期新西兰、云南盈江和日本相继发生的地震根据统计显示,地壳运动正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尚彦分析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质环境容易诱发小震大灾的现象:“第一个条件就是山区构成了滑坡、岩蹦和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地貌条件,第二我们喀斯特岩石专业上叫灰岩和白原岩再来沙沙石头就是软的石头,一层软一层硬这种间隔在我们贵州相当多那么只要在力量的作用下硬的容易沿着软的滑,再一个我们的很多山都是被多重的断裂切成豆腐块就是不震都要垮一震就沿着上面垮下来了。”
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前提下,王尚彦认为防御地震的关键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历次统计对地震的分析数据显示95﹪的人的死亡是由建筑倒塌造成的。大家一提到建筑抗震设防肯定会说提高成本。却是会提高成本,但是成本有多高的呢?根据一个四川的例子一栋10层的办公楼,如果6度抗震设防每平方增加22.89元,如果再把他提高一度到7度抗震设防就是增加37.79元每平方,如果提到8度设防仅仅增加49.19元,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防患于未然的公告安全工作,我们不能等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才重视该项工作。”(胡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