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末日恐慌再现 专家称超级月球引发地震不成立
来源:腾讯新闻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 赵竹青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11:30:07     
 

        

末日恐慌再现 专家称超级月球引发地震不成立

制图:宋嵩

我国云南盈江地震、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网友新一轮“末日恐慌”。专家为此辟谣

阅读提示

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第二天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而“超级月球”、“天坑”、“巨型云圈”等现象近期被频繁提及,给了公众巨大的想象空间。部分网友将19日将出现的“超级月球”、10日南京发生的“巨型云圈”和“天坑”等事件与地震联系起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末日恐慌”。

 

“超级月球”是不是地震的幕后推手?这些现象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天文、地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此有话说。

【疑虑】“超级月球”引发地震

【回应】这种对应关系不成立

“超级月球”一说源自英国《每日邮报》3月8日的一篇报道,称今年3月19日,月球将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将仅有35万多公里,看起来会异常巨大。

有网友猜测,最近的地震可能和它有关,并举出“例证”说明:前几次“超级月球”分别发生于1955年、1974年、1992年以及2005年。而这几年全都发生过极端天气事件:1974年圣诞节的“崔西”飓风,曾让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变成一片废墟;2005年1月“超级月球日”前两周,印尼大海啸造成数十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在距离“超级月球日”仅有8天时,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否定了“超级月球说”。他表示,天文学上不存在“超级月球”这一名词,月球绕地球沿椭圆轨道做周期性运动,所以会产生“远地点”和“近地点”,换句话说,月球每个月都会离地球“最近”一次,而每次“最近”的时候差异其实是非常小的。“这些微小的差别根本不足以引起地震、火山爆发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也表示,对于天文、气候等现象与地震、火山等灾害性事件之间的关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根据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地震、火山的发生规律与所谓的“超级月球”发生的年份之间没有明确关系。

据高孟潭介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曾研究了1900年以来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性地震的时间序列:1900年以来死亡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地震事件总计108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事件总数为31次,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高孟潭说,从时间轴上看,此类地震发生分布比较均匀,与所谓“超级月球”之间并无明确的对应关系。

高孟潭还列举反例加以说明:一些巨灾如智利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并不是发生在“超级月球年”的1955年,而是1960年;1976年死亡24万人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死亡8万多人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发生的死亡22万多人的海地地震,也都不是发生在所谓的“超级月球年”。

【疑虑】云圈天坑与地震有关

【回应】地震与此无明确关联

10日,南京上空出现奇怪“巨型云圈”,闹市区出现长5米、宽深各2米的“天坑”……这些现象也引发网友猜想:“会不会与当天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有关?”

根据南京市气象台专家的调查,确认“巨型云圈”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形成的飞行云迹。而关于“天坑”,南京市地震局科技检测处专业人员认为,此次南京市区地表坍塌与地表承重有关,可能是施工空洞造成的,与地震无关。

“巨型云圈”、“天坑”等现象与地震究竟有无关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彭克银表示,早期确实有一些民间的业余研究者对“地震云”等现象做过一些探索,但后来发现,他们所称的一些对应关系实际上难以成立。首先,“地震云”没有严谨准确的定义;其次,从形成机理上来讲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高孟潭对此也认为,地震孕育发生是地壳内部、壳幔物质变动乃至核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否与地球表面的气候过程相互耦合,目前还没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因此,现阶段还不能科学地认定某种气象现象与大地震的发生有关,有待更加深入的观测、实验与理论研究。

从蜻蜓低飞预测天气,到蟾蜍搬家预测地震,中国古代民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时至今日,在民间——也包括今天的网络上来看,依旧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则是数据和概率。在古时对于某一地区的准确预报,放在今天信息汇集和横向对比、统计来看,则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彭克银表示,地震发生在地底下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无法直接探测。“多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与地震有必然联系的前兆现象,但直到今天仍没有找到。”他说,目前所有已知的地震预测方法准确率都不高,参考意义有限。

【疑虑】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回应】趋势并没有明显变化

自汶川地震之后,玉树地震、智利地震、日本地震,一次次大地震的发生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刺激着人类日益脆弱的神经,有网友甚至调侃——“地球已转为振动模式”。地球,真的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对此,高孟潭提供了一些数据来说明。2000年至2010年,世界范围内6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分别为161次、137次、140次、157次、183次、151次、153次、196次、180次、161次、173次。从频率上来看,每年地震发生的次数有一定的起伏。总体趋势来看,近年来的6级以上地震次数略有增加,但最高值发生在2007年。

在天天和地震打交道的科学家眼里,“这些担忧其实没有必要”。彭克银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它正常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他表示,之所以目前大家感觉到地震越来越严重,其实是更多地关注了眼前,是一种直觉。如果将地震活动放在更长的历史长河来看,目前全球地震活动起伏还是正常的。

身处工业信息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21世纪的人类无疑面临一个新课题:重新认识自然灾害。研究地震近30年的高孟潭认为:“地震灾害,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一方面,通过监测、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等综合手段,将地震灾害降低,这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地震研究的预报研究,也需要人类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这个世界科学难题。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