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夯实基础
——六盘水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人才建设扫描
近来,一系列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吹响了工业城市六盘水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号角。在“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策部署下,六盘水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细心的人却注意到,火热的发展激情背后,这个资源型城市的人才建设正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工业化、城镇化和项目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扎扎实实抓好基础,发展才可持续。”谈及不久之前斥资400万元打造的“工业化城镇化园区化建设”培训班,市委书记刘一民告诉记者。作为“三线建设”的工业城市,六盘水深知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的巨大效应。30多年的工业发展经验更让这个年轻的城市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位于城郊的六盘水市委党校,这些日子常常被读书声,讨论声,乃至争论声所环绕。126名从该市各行各业遴选出来的年轻干部正在接受为期4个半月的封闭式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为解放思想、工业化、城镇化和园区建设四个版块。除了邀请专家授课,外出实地考察之外,更有针对具体问题的交流和讨论。
从干部到学员仅仅一个多月,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毛贞红坦言从未有过如此经历:“全封闭式的专题培训让人远离了浮躁,学会了冷静思考。”
而一本本记录得满满的笔记,一次次激烈的讨论让这些年轻的干部们发自心底认识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对贵州,对六盘水的真正意义。”
来自水城县双嘎乡的乡长高登权说:“过去随着上面喊,到了手边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次培训班让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干部知道了为什么做,该怎么做。”
从去年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循环经济区试点城市开始,六盘水就已经积极谋划更适应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支撑的城市,六盘水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业技术人才,但是工业管理人才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尽快补上这块“短板”,该市一方面着力选拔熟悉工业、善抓工业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党政干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培训班折射出了六盘水加速发展的新需求——懂工业、懂城市建设和管理、熟悉招商引资的专业人才,而这些相关专业人才也将从这个培训班中孕育而生。
干部培训如火如荼,另外一方面,并不为大家熟悉的“整合职业教育”也正“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职业教育一直是六盘水人才建设中一抹耀眼的色彩。它所培养的技术人才是长期以来保证六盘水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执行者。
业内人士坦言,过去很容易招聘到人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如今正面临着和本地企业“抢人”的局面,类似能源矿业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尚未毕业都已经有不少企业希望提前预定。
六盘水决策层在这个时候却异常清醒,他们意识到六盘水的职业教育资源分散办学,资源闲置,经费投入渠道不畅,招生安置难以衔接,不断涌现的优秀技工人才与尚显落伍的职教现状面临矛盾。“不整合无出路。”六盘水上下已经达成共识,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打造职业教育“航母”。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刚表示,六盘水要在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上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今后不光要卖煤,更要卖技术,为全省输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各类技术人才。
作者: 本报记者 陈诗宗 代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