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
苏日新从小就爱问为什么,善于思考的她因此有了比一般人更强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数学、物理成绩一直占强。在学生时代,当同龄女生都向往挤入“含金量”高的热门行业时,她却立志从事别人眼中非常冷门的领域——科研。
从未停止努力,从未停止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苏日新终于一步一步走进自己设计的梦想人生。
今天,36岁的苏日新已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061基地某设计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和某系统总体设计主任设计师。
“我的工作和我的理想十分切合。”言语中,苏日新露出常人向往的幸福。
2003年初,基地研制的某国家重点型号进入关键的一年,苏日新刚刚研究生毕业不到一年就主动请缨,参加了该型号任务研制的技术攻关。她多次推迟婚期,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连续几年的春节都是在靶场度过。
在研究生毕业后不到3年的时间内,由她负责并主要参与的预先研究项目就有5项。
自参加工作以来,苏日新一直从事我国航天重点技术项目和国家武器系统重点型号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项目,她参与了基地新型号的研制及方案论证等全面工作,并被破格聘任为新型号研制某系统总体设计主任设计师。
她主持和参与的多个关键技术预先研究项目中,有8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中。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步设计及初步的仿真验证工作,她与技术工作者们积极协作克服时间紧、设计难度大等困难,组织技术攻关,较好地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及论证工作。
思维活跃度不够往往是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短板和弱势。作为一名女性,苏日新深知,只有慢慢探索,不断积累,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
在科研的道路上,苏日新不断钻研探索,勇挑重担,努力攻关,善于创新,有效解决了一个个关键技术难题,清除了一个个新型号研制工作中的瓶颈。
在从事航天科研事业的工作中,苏日新坚持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她的学习研究成果申报了国防专利2项,并均已应用到国家重点型号上。同时,她还撰写了大量的技术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内部归档的重要技术报告近百篇,发表设计规范1篇和论文8篇。
谦逊的苏日新却把这些成绩的获得归结于环境的造就。她说,研究所处在三线地区,对人的发展来说恰是一个机遇。“当许多人才都跑到沿海发达省区时,我们在这里的努力就有机遇脱颖而出。”
苏日新辛勤的付出、突出的贡献获得了各方肯定。她先后获得各项荣誉:一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贵州省国防系统“建功十一五军工展风采”活动先进个人;贵州省“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大杰出青年;“贵州省五四青年奖”;“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今年“三八”节前夕,她的光荣榜上又添一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候选人。(肖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