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探访贵州"校园式女子监狱"
新华社记者齐健
明亮整洁的宿舍,宽敞的操场,食堂、超市、图书室、娱乐室、习艺学习场所一应俱全。如果没有远处的高墙,有人可能以为自己走进了一座学校。
3月8日,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的女狱警和"学员"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第一女子监狱,没有"罪犯"、"犯人"这样的称谓,只有"学员们"、"姐妹们"、"女士们"。
妹妹头、红棉袄,新生艺术团的学员们表演了舞蹈"大红灯笼高高挂",笑得特别灿烂;老学员用情景剧再现平时参加文化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体育锻炼的场景;有的拉小提琴,唱歌展现才艺……学员和狱警们通过文艺联欢庆祝自己的节日。
记者看到,在监舍门口的一块块"情绪晴雨表"上,对应着每个人的姓名号牌,有"平静"、"快乐"、"焦虑"、"抑郁"四种情绪栏。学员每天早上将自己的号牌放进其中一个栏里,表达自己的情绪。
女干警贺静是监狱里的20多名心理咨询师之一,"每天早上我们都要留意监区的’情绪晴雨表’,今天过节,不少学员挂起了’快乐’的牌子。"
监狱里还设有电化教育室和心理咨询室,学员们除了参加劳动,可以参加"文化教育"、"社会帮教"、"亲情帮教"、"心理矫治"等多种形式的系统教育。
第一女子监狱监狱长王红说,从扫盲、小学教育,到初中、高中教育,再到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这里已经成为一座把服刑人员改造成合格守法公民的特殊学校。
两个月前,监内第一期中式烹饪厨师培训班的学员完成了全部课程,53人获国家劳动保障部门认可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1人获得了专项从业证书。在贵州省民族学院的支持下,监狱还建立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去年共有137名学员参加66个专业414个科目的自学考试,100人获198个单科合格证,1人获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1人获法律专业大专文凭。
今天即将假释出狱的小蔚(化名)在狱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监狱里有美发、缝纫、制鞋等科目可以选择,我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回到社会更有信心。"她说。(注:服刑人员卲蔚化名小蔚)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