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情深 “大爱”无痕
——贵州省地部门对威宁县迤那、海拉等乡镇实施“集团式帮扶”
自“威宁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地各部门情倾威宁,对威宁自治县迤那、板底、海拉等贫困乡镇大力实施“集团式帮扶”,将浓浓爱心洒向山乡,用“大爱”诠释一份份“深情”与“无悔”。具体帮扶情况如下:
迤那镇:省教育厅提出2011-2012年投入资金2219万元重点支持迤那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师资培训和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省扶贫办着力迤那镇精品苹果、干果、中药材和蔬菜种植等产业结构的调整,筹建两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金银花520亩、金铁锁1亩(人工驯化试验)、板蓝根100亩等;省电力公司落实贵州电网公司投资2100万元在迤那镇14个行政村进行农网改造和电网升级,实现迤那镇电网改造全覆盖;省政策研究室选定迤那镇中心村18户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帮助制定该村整体发展规划;省民委将拟写报告争取资金214.5万元对迤那镇中心、双营等6所清真寺进行修缮; 省林业厅对迤那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绿化102省道过迤那镇段、通村油路、集镇、机关院落,目前已安排34公里的行道绿化;省地税局慰问迤那镇水塘村贫困户,帮助维修水塘村村公所并新建一所公厕,对徐家大水塘进行安全设施保护等;省卫生厅计划总投资40万元用于迤那镇卫生院维修、医疗和妇保设备的添置等,将迤那纳入远程卫星医疗系统,为迤那免费在贵医培训中专学历的专业医务和护理人员,安排5个村级卫生室的选址新建;省住建厅将迤那镇合心村列为整村推进村,联合地区建设局投入资金90万元将其打造成省级示范村;省交通厅将迤那镇134.5公里通村油路建设和威宁至中水的油路维修全部纳入2011年建设计划,意向性确定在迤那镇拟建设占地20亩的客运站和占地30亩的货运站各一个;团省委在迤那镇各村安排1-2名志愿者;省农委在迤那镇投资1200余万元打造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精品水果基地等18个重点项目,全力带动迤那加速发展;省财政厅着力完成迤那镇合心和中心两村通组和连户路规划和建设,实现通组和连户路全镇覆盖;省水利厅从解决迤那镇水资源短缺和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着手,投资1000万元在说峨着坪子修建排洪渠、隧道,在马家水塘建小一型水库一座,在茨营海子实施防洪灌溉治理并做好相关库区移民搬迁;贵州电视台受黑龙江热心市民的委托,向迤那镇贫困家庭的小学生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课桌凳400套;贵州泰邦生物公司和中国经济日报贵州站共同捐赠迤那镇困难群众价值10万元的生活物资和10万元现金;省计生委表态将支持迤那镇60万元的服务站室内设备,为迤那镇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购买100台耕作机,帮助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流管办解决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等。
2011年1月27日,地区卫生局到迤那镇查看地氟病防治项目实施情况,就新建卫生院的规划提出良好建议;2月6日,地区林业局为迤那镇配备2.2万元的森林消防器材,决定在迤那镇实施退耕还林2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1万亩并帮助完成集镇周边环境绿化,修建林业站办公及管护用房,配备、充实林业技术人员和工作经费,发放51400株核桃树苗进行三江源水土防治等;2月7日,地区民委到迤那镇了解清真寺修建及少数民族生活状况,为迤那镇的发展建言献策;2月15日,由多个部门100余名演职人员组成的慰问团到迤那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五进家园活动,慰问迤那镇28户贫困农户,发放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宣传资料15000份,免费义诊150余人次,并为该镇群众送上歌舞、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25个;2月16日,地区财政局到迤那镇为镇村组干部举办“一事一议”整村推进规划培训,联合县财政局为200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改造材料进行有关定性;2月23日,地区计生局到迤那镇调研,重点督查全程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迤那镇理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2月24日,地区科协计划为迤那镇新建4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室,在集镇修建大型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和科普咨询台各一个,新建14个村科普活动站、宣传栏,配备14个村科普图书及宣传员,帮助培训科技二传手3000人。
板底乡:自2010年以来,省、地共帮扶96万元(其中地区教育局划拨10万元)资金进行生态家园建设,投入352.7万元资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地区卫生局帮扶板底乡新胜村3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团地委筹资3.17万元帮扶该乡新华小学建设志愿甘泉工程;地区计生局出资5000元投入该乡贫困母亲项目救助计划;地区民政局出资1.4万元投入该乡孤老爱心救助活动;地区发改局筹资10万元帮扶该乡曙光村贫困村民购买生活燃煤;地区民委划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万元为该乡购民族文化服装和道具;省地部门联系深圳南山区支援资金50万元用于修建坂底村部分生态文明家园和板底村至雄英村长500米的油路。
海拉乡: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监局、残联、人民医院、民宗委紧紧围绕海拉乡9000人的扶贫任务,力抓“四项产业”(畜禽药产业、种植产业、经果产业、矿产资源业)和“五大重点”(以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饮水为重点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以校安工程为重点的文卫设施建设,以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的民生工程,以市场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工程,以“四在农家”为战略任务,着力“五园新村”建设,分别帮扶草原(慰问困难群众66户,发放资金6600元)、卫星(慰问困难群众98户,发放价值29400余元的生活物资)、海兴(慰问困难群众20户,发放价值4000余元的生活物资)、江边(慰问困难群众32户,发放资金7600元)、海昌(慰问困难群众60户,发放资金12000元、棉被20床)五个极贫村。
在省、地各部门的指导和帮扶下,海拉乡还完成69公里通村公路建设,500口小水窖建设任务,20余公里管道饮水工程建设,5000亩优质玉米良种种植,7600亩脱毒马铃薯和3750亩优质核桃种植任务。(威宁试点办 马永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