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升到核心位置,中央继“国八条”指明要地方政府为房市承担责任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列出房产调控问责制。
房价难降,民生问题难解。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点明,要省级政府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市县政府负直接责任,表现出中央政府继续维持调控房价的高压态势。
温家宝说,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他也重申,今年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并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加265亿元。
此外,他要各级政府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市调控政策,各地政府还要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土地、金融、房产税、限购等多种调控手段。不过,房价还是出现上涨势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的平均价格为868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8%;100个城市中,有80个城市的房价环比上涨。
高房价问题复杂,其中涉及地方与中央的博弈,也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收入有关。按照中央在二月份推出的“国八条”,中国全国有36个城市应该在上个月20日前出台各自的房地产调控与限购细则。不过,据报道,有14个城市因仍未出台“限购令”而被住建部逐一点名。
为了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升到核心位置,中央继“国八条”指明要地方政府为房市承担责任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列出房产调控问责制。
地方政府因融资困难,长期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住房市场化所带来的巨额收益更让地方政府不愿把土地投向保障性住房。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却恰恰又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温家宝昨天在发表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中国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杨乐渝认为,批准地方政府发债可让它们摆脱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是让地方政府建立起造血功能的有效办法。财经网则分析,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财税改革内容的最大亮点,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由地方自行发债,应该为时不远。
除了房地产调控之外,温家宝也提到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乱占耕地、违法拆迁等问题。
在谈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他表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谈到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时,他强调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他也强调要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每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温家宝讲到反腐和政府自身改革时,慷慨激昂,用了很大笔墨来强调反腐败,过去的政府报告里没有把反腐败独立出来,“我觉得这样反映了他对反腐败的看法,有他个人的思考在里面”。
温家宝昨天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宣布了“十二五”规划中的一系列量化指标。其中包括,2015年GDP的预期目标是55.8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为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此为约束性指标。城镇化率在2015年达到51.5%,五年累积增长为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了2015年要超过2万6810元人民币,五年累计增长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