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地区邮储储蓄余额从2009年底的22.07亿多元到2010年底的31.74亿多元,增长近50%,新增活期余额占比达70.2%,新增余额增幅及市场占有率均列贵州邮储第一。是什么原因让铜仁邮储储蓄业务实现“井喷”?
转变、转变,还是转变
针对自身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欠账较多的现实,铜仁邮储认为储蓄业务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从外部看,中央已启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铜仁地区拟编制300亿~500亿元的投资计划等等,都预示着“十二五”期间铜仁经济建设将进入全面提速的黄金时期,市场资金流量势必呈井喷式增长,储蓄业务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从内部看,由于前期发展较慢、参与不够,可调动的社会资源还很丰富,发展储蓄还具有很大潜力。
为此,铜仁邮储开展了“抓储蓄,保饭碗,求生存”动员活动,就“为什么要举全力抓储蓄”展开大讨论。大讨论激发了职工盼发展、思发展的热情,很多机关管理人员走向市场,成了营销精英,大多数人的营销业绩都在200万元以上。
加速、加速,还是加速
铜仁邮储号召各级各部门要不唯计划唯市场,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要拼命赶超、加速进位。2010年,在二季度业务发展淡季,为防止大起大落现象出现,铜仁邮储出台了淡季储蓄业务发展预案,提出“持续、稳定发展邮储业务”的特殊要求,有效遏制了业务下滑势头。针对三季度是储蓄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又将发展思路调整为“持续、快速”,及时消除“小富即安”松懈思想。进入四季度,根据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又提出“三个三”要求,即“三大”(观念大转变,目标大调整,发展大提速)、“三不”(不犹豫,不观望,不争论)、“三仗”(打快仗,打细仗,打硬仗),进一步吹响提速奋进的号角。铜仁邮储还根据形势变化将发展目标化整为零,根据不同时期市场上资金流量的变化制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在业务发展中,为确保各阶段目标的实现,铜仁邮储的业务推进措施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升级。按照“人有限定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的原则,为加强对过程的监督控制,铜仁邮储明确了工作推进的三级响应机制:当余额增长连续两天偏离正轨,专业局要立即作出响应;当连续三天偏离正轨,要将其界定为“异常情况”,市场部和相关专业局要共同“会诊”,并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当连续五天偏离正轨,分管领导要会同市场部、相关专业局“会诊”,并立即向主要领导汇报,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他们还提出了评估新时期干部能力和水平的“五点标准”,即能否准确判断形势、能否准确领会意图、能否迅速作出响应、能否迅速取得成效、能否圆满完成任务。为支撑这种理念和要求,铜仁邮储又制定了按月推进、按旬推进、按天推进、按时推进的工作措施,并将“一天”这个单位用得淋漓尽致,不断地提出在某个时间点需要达到的目标。
统一的思想认识、不断调整升级的思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有力推动了铜仁邮储储蓄业务发展。截至2010年底,铜仁邮储累计新增余额9.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59.72%,全区9个县级邮储全部超额完成全年净增计划,且完成进度都在200%以上,呈现出遍地开花、整体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