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金沙县平坝乡西洛河水库边,听到了新庄村幸福工程项目户王超会家在计生协会的帮助下勤劳致富的故事。
2007年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西洛河水库的河风却带来丝丝凉意。王超会家门前的柳树下,天津师范大学的余教授、省计生协的同志和王超会围坐着在谈心,当王超会说长女因先天性心脏病夭折,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时,大家便问她还想不想再要孩子?王超会利落地回答:“当然不想再生了”。
“人多地少,没有技术,日子难熬”,40岁的王超会说,“本来以前田土还算多,但西洛河水库扩建后,现在我们家只有2分田,5分土,生活太困难了。”
的确,当时王超会家只有3间小瓦房,一间破猪圈,土院坝,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粮食常常没过完春节就吃完了,一家人常年为了填饱肚子而心焦。
“感谢计生协会,感谢幸福工程”,现在,平坝乡乡领导和计生协工作人员每一次到王超会家,她和丈夫总是满脸笑容地递烟倒茶,说不完的感谢话。
王超会家坐落在水库边,发展水产养殖或办农家旅游得天独厚。2007年9月,幸福工程项目在平坝乡启动。得到3000元幸福工程项目款的王超会家,在乡幸福工程项目办的同志启发下开始发展服务业。她家花了1200元自制了一条木船,运送来水库钓鱼的人,到岛上接送一次收入4元钱。又花1000多元改造了厨房,每天给来钓鱼的人炒农家饭,一碗5元钱。另外,乡计生协与农信社协调后,帮助她家贷款5000元买了仔猪和母牛发展养殖业。
这样,王超会划船送客、卖炒饭,丈夫搞养殖做短工,空下就侍弄庄稼,次年她家的收入就达到4万余元。
王超会家的致富路越走越顺,最近,乡计生协的同志再次来到她家时,她的丈夫在新修的混领土楼房上乐呵呵地说:“老房子拆了,准备用半年的时间把二楼修起来。”
作者: 杨蔓薇 曾勇 编辑: 李柏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