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山县麻万镇,有这样一位农民,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开展发明创造,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获得了发明专利,他就是80后农民陆龙斌。
陆龙斌生于1980年,家住麻万镇铜鼓村甲往组,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不到15岁的他就扛上了全家生活的重任。他从小就是个办事认真、善于动脑筋、乐于助人的人。随着参加蔬菜种植培训学习次数的增多,他对种植蔬菜前景有了乐观认识,开始用自家的2亩多田种植西红柿,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蔬菜种植,他既改善了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也成了当地群众信赖的蔬菜诊病治病的“土专家”。
陆龙斌在几年的种植蔬菜中,发展过西红柿、甜玉米、豇豆种植,但对西红柿种植前景比较看好。随着西红柿种植次数的不断增多,他对西红柿病害传播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土壤传播、水源流动、空气传播、昆虫传播、种子携带以及农事活动等。为了尽量避免在进行农事活动时人为造成的病菌交叉感染、修剪整枝后伤口用药不及时或用药不到位造成的感病,他经过认真思索后,先后自制了两种工具——杀菌修枝刀具与杀菌整枝剪,2008年开始投入农业生产使用。当时家里人对他自制的实用工具不报太大的希望值,只是希望他现实一点,希望他把精力投入蔬菜种植,为家里的解决增收多思考,多做些有利于经济增收的实际生产;但他想的是自己发明的工具价值,想的是自己的发明会带给种植蔬菜的农户、带给社会的实用价值,所以他在自己应用觉得成功的基础上,主动发给周围农户无偿试用。
2010年,麻万镇蔬菜生产基地种植西红柿的农户使用陆龙斌自制的杀菌修枝刀具与杀菌整枝剪的占25%,面积达650多亩。使用陆龙斌提供的刀、剪具的群众有共同的认识:使用杀菌修枝刀具可以在对枝条剪切的同时对切口进行施药,降低了枝条修剪中切口交叉感染和费时费工问题;使用杀菌整枝剪可以把整枝和杀菌一次完成,达到减少药耗、减轻作物病害等省时、经济的目的。
得到周围群众的认可和鼓励后,陆龙斌为了把自己的两种自制工具——杀菌修枝刀具与杀菌整枝剪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去,让更多的菜农在生产中节省农时、降低成本,他主动申报了杀菌修枝刀具与杀菌整枝剪的发明专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论证,为他颁发了两项《实用新型专业证实》,使陆龙斌成为群众公认的乡土技术科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