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五年。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
这五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史以来最为浓墨重彩、令人瞩目的五年。
这五年,我市实现了由交通“短腿”向交通“腾飞”的华丽变身。
这五年,我市从四川交通枢纽的“神经末梢”向川滇黔区域性交通枢纽阔步迈进。
这五年,全市交通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30.1亿,是“十五”期间的4.3倍,超过建国以来至“十五”末的投资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要载体的出省主通道,以城乡高等级公路、农村等级公路为配套的交通格局。
12月,梦想照进现实
宜宾的交通人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的12月。
当月26日上午,成都至贵阳铁路开工。从这天开始,宜宾这座位于四川南部山区的城市,实现了从无到有,迎来了高铁时代;
当天下午,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通车运行。这条四川首次以BOT模式建设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当月29日,宜宾港正式开港试运营。这意味着宜宾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迈出重大步伐,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这一年的12月,把535万宜宾人的梦想和期盼照进了现实。
不仅如此,宜泸高速路基、隧道、桥梁建设加速推进,宜攀高速和宜叙高速公路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宜宾至昭通、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建立体交通,做川滇黔交通枢纽,宜宾有了底气。
港口:从无到有,通江达海
2008年最后一天,是宜宾交通水运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开工,标志着四川省目前最大的港口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10年12月28日,宜宾港正式开港试运营,则意味着宜宾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迈出重大步伐,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作为四川重要的沿江城市,宜宾港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枢纽港之一,未来5年内将成为四川省最大的内河港口。
高速铁路:从零起步,昂首阔步
作为屏山县楼东乡的首户移民,李德富从未想过这辈子会与高铁结缘。
把家迁移到长宁县后,李德富看到新闻,途径宜宾的成贵高铁将在长宁县设立站台。而自己新建的家,就离站台不远。现在,从家出发,十分钟可到蜀南竹海,三十分钟到宜宾城区,几年后,从家到成都市区只需五十分钟左右!
内昆、成贵、宜遂(分叉到毕节)、渝昆宜攀、宜珙威毕等6条铁路经过宜宾;成贵铁路的开工建设,将让宜宾沿线上百万人,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零点起跳四通八达
镜头回放到2000年,这一年,宜宾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
时间进入“十一五”。五年的努力,宜水、宜乐高速建成相继通车,宜泸正在加速建设中,宜攀高速和宜叙高速公路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宜宾至昭通、宜宾至毕节、宜宾至西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未来五年,高速公路网“一绕八射”———绕城高速、内江至宜宾高速、宜宾至水富高速、乐山至宜宾高速、宜宾至泸州高速、宜宾至叙永高速、宜宾至昭通高速、宜宾至毕节高速、宜宾至攀枝花高速。
航空:机场迁建 不是梦想
2010年12月22日至23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宗场新场址和菜坝机场进行实地踏勘,《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家专家组评审。
专家组认为:宜宾机场迁建项目符合民航“十一五”和“十二五”机场建设规划,迁建宜宾机场是必要的,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建为小型支线机场。新机场选址为宜宾市翠屏区宗场乡,跑道长度2600米,工程概算为11.76亿元。
今天的宜宾,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港口相配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已在宜宾基本形成。
做西南枢纽 宜宾当仁不让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
建立体交通,做西南枢纽,宜宾当仁不让!
“十二五”期间,宜宾将围绕建设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目标,投入1400亿配套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港口,落实“46559”规划,形成“铁、公、水、空”有效衔接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畅通宜宾”,成为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国家“三纵两横”开发轴线上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地上跑、天上飞、水中游,宜宾“公、水、铁、空”四位一体。科学建设,畅通宜宾,宜宾交通的勃兴,势必助推宜宾发展,推动西南经济迅速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