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昨日发布了2010年3月—5月对全市50个幼儿园的2万余名2-6岁儿童进行的健康体检结果,其中学龄前儿童的肥胖检出率为8.2%。据市妇幼保健中心儿保指导科主任医师刘功姝介绍,与2005年5.6%的数据比较,该年龄段儿童的肥胖率正在以每年0.5%—1%的速度递增,且随着年龄增长,中、重度肥胖逐年增加。专家称,儿童肥胖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成人慢性病早发的危险因素。
儿童健康问题
从贫血向肥胖"转移"
刘主任表示,本市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体检从1992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儿童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等方面。从今年的检查结果看,2岁—6岁儿童的贫血率已经降低到0.4%左右,说明儿童营养缺乏现象越来越少,贫血等早期健康问题已经基本消除。目前,儿童健康问题已经逐渐转变为肥胖、血压、血脂、视力等方面。从2005年开始,市妇儿保健中心开始调查儿童肥胖比率,到2009年,健康体检的重点已经转变成儿童肥胖与血压、血脂之间的关系,可见肥胖已经成为目前威胁孩子健康的"第一杀手"。
调查数字分析
100个孩子8个肥胖
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图显示,被调查的2万名孩子中,体型匀称的占67.3%;体型粗壮的占16.1%;体型肥胖的共1726人,占8.2%;营养不良的134人,占0.6%。其中,肥胖检出率中,男童占10.6%,女童占5.7%。从肥胖儿童的年龄分布中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肥胖率逐渐增加。2岁组肥胖检出率为5.9%,3岁组为6.4%,4岁组为7.0%,5岁组为9.8%,6岁组为11.5%。
针对学龄前儿童肥胖、血压、血脂、视力不良等疾病筛查中,小儿肥胖问题最为突出,100个孩子里几乎就有8个以上的小胖墩儿,营养过剩是引发肥胖病的主因,应引起广大家长足够重视。
超两成胖墩检出高血压
在这次调查中,全市男、女童血压偏高率分别为7.1%和7.0%。儿童高脂血症检出率为11.2%,其中总胆固醇偏高率为7.0%,甘油三酯偏高率为4.8%,儿童"三高"问题十分严重。专家将不同体型儿童的血压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高达21.5%,而身体匀称儿童的高血压率为5%,比例明显降低。肥胖儿童中,血脂偏高的比率也高达17.7%,正常体型儿童高血脂比率为10.3%。
儿童肥胖原因
四原因致儿童肥胖
据刘主任介绍,儿童肥胖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很容易产下巨大儿;孩子出生后,家长们在人工喂养过程中过分依赖配方婴幼儿奶粉,造成营养过剩;现在孩子缺乏必要的运动,造成热量积累;脂类摄入过多,爱吃垃圾食品,很少吃杂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甜食、洋快餐、饮料等成为不少孩子的主要饮食。看电视、玩电脑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娱乐方式,许多孩子蔬菜、水果摄入减少,户外运动不足,结果导致体质下降,肥胖、血脂和血压异常等本不该在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频出。
胖墩成年后可能更胖
专家称,儿童肥胖与成年人肥胖不同,成年人肥胖是身体内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儿童肥胖不仅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且脂肪细胞数量也在同时增加。如果脂肪细胞数量已经很多,细胞体积再增大,肥胖儿童成年后的肥胖程度就要远远超过现在的成年人。
胖墩不能盲目节食减肥
肥胖儿童减肥也不能盲目节食。刘大夫提醒,儿童肥胖分为很多种,比如,单纯性肥胖、肌肉型肥胖以及由于疾病造成的肥胖。如果您家孩子出现了肥胖症状,应该先到保健中心等部门进行身体分析,再由专家给出科学的减肥规划。
特别关注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侵袭"儿童
超两成6龄童有"心病"
儿童患成人病的趋势已经凸现,儿童肥胖人群已经成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强大后备军",这应当引起家长的关注。
据介绍,定期对儿童血压进行检测,早期发现高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避免血管、心脏及肾脏的损害。目前,本市已经将血压测量纳入托幼园所儿童体检常规项目,并在体检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血压对照值,对3至18岁儿童进行高血压筛查,对筛查出的血压异常儿童复查2次以上。对确诊高血压儿童实施饮食、运动、保健等健康干预,必要时进行治疗干预。
另外,近年来,儿童心理偏移及相关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在对本市5010名6岁儿童进行心理问卷中,检测出问题儿童数1283名,占到被调查总数的25.6%。专家建议,在儿童特定年龄段应加强开展心理问卷筛查,发现心理异常儿童要及时转诊。托幼机构也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需要的儿童进行咨询与指导,预防儿童心理偏移。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昨日发布了2010年3月—5月对全市50个幼儿园的2万余名2-6岁儿童进行的健康体检结果,其中学龄前儿童的肥胖检出率为8.2%。据市妇幼保健中心儿保指导科主任医师刘功姝介绍,与2005年5.6%的数据比较,该年龄段儿童的肥胖率正在以每年0.5%—1%的速度递增,且随着年龄增长,中、重度肥胖逐年增加。专家称,儿童肥胖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成人慢性病早发的危险因素。
儿童健康问题
从贫血向肥胖"转移"
刘主任表示,本市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体检从1992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儿童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等方面。从今年的检查结果看,2岁—6岁儿童的贫血率已经降低到0.4%左右,说明儿童营养缺乏现象越来越少,贫血等早期健康问题已经基本消除。目前,儿童健康问题已经逐渐转变为肥胖、血压、血脂、视力等方面。从2005年开始,市妇儿保健中心开始调查儿童肥胖比率,到2009年,健康体检的重点已经转变成儿童肥胖与血压、血脂之间的关系,可见肥胖已经成为目前威胁孩子健康的"第一杀手"。
调查数字分析
100个孩子8个肥胖
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图显示,被调查的2万名孩子中,体型匀称的占67.3%;体型粗壮的占16.1%;体型肥胖的共1726人,占8.2%;营养不良的134人,占0.6%。其中,肥胖检出率中,男童占10.6%,女童占5.7%。从肥胖儿童的年龄分布中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肥胖率逐渐增加。2岁组肥胖检出率为5.9%,3岁组为6.4%,4岁组为7.0%,5岁组为9.8%,6岁组为11.5%。
针对学龄前儿童肥胖、血压、血脂、视力不良等疾病筛查中,小儿肥胖问题最为突出,100个孩子里几乎就有8个以上的小胖墩儿,营养过剩是引发肥胖病的主因,应引起广大家长足够重视。
超两成胖墩检出高血压
在这次调查中,全市男、女童血压偏高率分别为7.1%和7.0%。儿童高脂血症检出率为11.2%,其中总胆固醇偏高率为7.0%,甘油三酯偏高率为4.8%,儿童"三高"问题十分严重。专家将不同体型儿童的血压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高达21.5%,而身体匀称儿童的高血压率为5%,比例明显降低。肥胖儿童中,血脂偏高的比率也高达17.7%,正常体型儿童高血脂比率为10.3%。
儿童肥胖原因
四原因致儿童肥胖
据刘主任介绍,儿童肥胖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很容易产下巨大儿;孩子出生后,家长们在人工喂养过程中过分依赖配方婴幼儿奶粉,造成营养过剩;现在孩子缺乏必要的运动,造成热量积累;脂类摄入过多,爱吃垃圾食品,很少吃杂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甜食、洋快餐、饮料等成为不少孩子的主要饮食。看电视、玩电脑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娱乐方式,许多孩子蔬菜、水果摄入减少,户外运动不足,结果导致体质下降,肥胖、血脂和血压异常等本不该在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频出。
胖墩成年后可能更胖
专家称,儿童肥胖与成年人肥胖不同,成年人肥胖是身体内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儿童肥胖不仅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且脂肪细胞数量也在同时增加。如果脂肪细胞数量已经很多,细胞体积再增大,肥胖儿童成年后的肥胖程度就要远远超过现在的成年人。
胖墩不能盲目节食减肥
肥胖儿童减肥也不能盲目节食。刘大夫提醒,儿童肥胖分为很多种,比如,单纯性肥胖、肌肉型肥胖以及由于疾病造成的肥胖。如果您家孩子出现了肥胖症状,应该先到保健中心等部门进行身体分析,再由专家给出科学的减肥规划。
特别关注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侵袭"儿童
超两成6龄童有"心病"
儿童患成人病的趋势已经凸现,儿童肥胖人群已经成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强大后备军",这应当引起家长的关注。
据介绍,定期对儿童血压进行检测,早期发现高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避免血管、心脏及肾脏的损害。目前,本市已经将血压测量纳入托幼园所儿童体检常规项目,并在体检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血压对照值,对3至18岁儿童进行高血压筛查,对筛查出的血压异常儿童复查2次以上。对确诊高血压儿童实施饮食、运动、保健等健康干预,必要时进行治疗干预。
另外,近年来,儿童心理偏移及相关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在对本市5010名6岁儿童进行心理问卷中,检测出问题儿童数1283名,占到被调查总数的25.6%。专家建议,在儿童特定年龄段应加强开展心理问卷筛查,发现心理异常儿童要及时转诊。托幼机构也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需要的儿童进行咨询与指导,预防儿童心理偏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