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山东济宁曲阜市政府设立一个机构,挂牌“马上就办办公室”。济宁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2月23日齐鲁网)
郑复华(贵州 公务员):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太多的地方暴露出人员配置叠加的现象,各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成立新机构安插人员,不管是为了协调工作方便的13个副秘书长,还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的“马上就办办公室”,都有着冠冕堂皇的存在理由,但是存在即合理吗?显然值得思考。
所以,面对当地政府的创意,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我们固然不能够全盘否定当地政府的善举,但是亦不能过分的将其美化。毕竟,这种重复政府职能的机构到底能不能提高办事效率,能提高多少办事效率,并没有一个可以具体衡量的标准。倒是在有心无意之间,还对当地机构设置以及办事效率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否定。
王石川(南京 自由撰稿人):试问,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在平时能够做到恪尽职守,不推诿、不拖拉、该办必办,何需“马上办”?职能部门存在的意义就应该竭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现如今职能部门不作为,却烦劳“马上办”出面,这不是光鲜而是丑闻。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已经被透支、被践踏,践踏到惟有通过设立“马上办”才能“增强”公信力的程度。
与其设置“马上办”,不如设置“问责办”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职能部门进行问责。因此笔者认为,对做不到马上办的职能部门应该马上处理,同时应该马上办掉“马上办”。
李劭强(南京 教师):在问题突出时,一个“马上就办办公室”可以解决一些公众的“燃眉之急”,从这个角度看,设置“马上就办办公室”比较而言也是一个进步。但客观地说,普遍的问题只能依靠制度来解决,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一个部门的发力和作为。所以,归根结底,“马上就办”的期待与呼唤还应该交给制度去实现,而且这个制度中一定要包含公众评价和监督的部分。唯此,马上就办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普遍的自觉。
籽言(山东 公务员):公众对形式主义和各种所谓的“亲民爱民”运动深恶痛绝。“一阵运动一阵风”、“形式主义走马灯”,公众早就被骗怕骗烦了。那么,这个“马上就办”能保持多久的鲜活力?“马上就办”是不是“马上真办”并且“真办实事”,还是上头下下文件,底下走走过场,为讨一点政美之和声,而惺惺作态?民众当然会有此种种疑虑。需要时间检验的信任,日渐成熟的民众不会再随便就给出。
民众的权力意识正逐渐在回归,对“马上就办”的围观与质疑,反映出了民众内心的焦虑。马上就办、马上真办才是公众最需要和期待的。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