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溦摄
2月19日,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合作进行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3个考点开考;2月20日,北京大学等国内13所高校联合组织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在全国29个考点同时举行。
整个周末,“华约”、“北约”两大联盟考试共进行11门科目的测试,实际考试时间超过14个小时。在北京,除了本地考生,更有不少考生从周边河北、天津、山东,甚至内蒙古等地赶过来参加考试。14个小时的考试,一直在考场外等候的,还有这些考生的家长。
第一次享受妈妈“陪考”的待遇
19日早7点,张女士叫醒了熟睡中的儿子。在宾馆的房间里,简单吃完面包、牛奶的早餐,带着儿子冯平前往北京交通大学附中。在这里,冯平将参加“华约”AAA测试。
冯平说,这是他第一次享受到妈妈“陪考”的待遇。由于家在天津,已在八一中学读了三年高中的冯平一直住校。
上午8点半,考生开始进场,冯平走向校门。和母亲告别时,他紧紧握了握母亲的手,由于感觉到母亲有些紧张的情绪,他咧开嘴,对母亲做了个略微夸张的笑脸。
张女士夫妇都是北京人,但在天津工作,把家也安在了天津。儿子冯平在北京读高中。张女士说:“高中三年,除了高一我偶尔会去学校接他,之后每次放假、学期末都是他自己回家,考试更是从来没陪过。”这次,儿子参加“华约”自主招生考试,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张女士主动向儿子提出要陪考,张女士说:“这是仅次于高考(微博)的考试了,我在家里呆着也紧张,不如主动陪他参加考试,鼓励他。”
上周五下午,一忙完工作,张女士便从天津坐动车往北京赶。她没有住亲戚家,在海淀黄庄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一个标准间,200多元,并不便宜。考前一晚张女士说自己也紧张得睡不着,一晚上醒了四五次。
中午12点,上午的阅读科目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冯平说难度比练习过的去年的试题要小,这让张女士心里踏实了一些。在附近的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她特意点了几个炒菜。
下午,冯平继续考试,张女士也继续在外面等待,不时和周围的家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她说其实心里完全挂念着自己考场里的儿子,说了些什么事后完全不记得。
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冯平一眼找到了家长人群中的母亲,没有拥抱,只有会心的微笑。母亲接过他手里的考试工具袋,牵手离开。冯平说他感觉到妈妈的手是湿的。
“两约”考生杨元峰的“赶考日记”
2月19日7:00
吃下大碗饺子赴考
闹钟铃声响起,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学生杨元峰睁开眼,麻利儿地起床。他平时很少赖床,更不用说今天,他要去参加“华约”组织的自主招生AAA测试。
简单洗漱完毕,杨元峰奔向餐桌。那里,他的母亲侯女士早就准备好了饺子。吃完满满一大碗饺子,杨元峰和爸妈前往海淀黄庄附近的中关村中学考点。临出门,老爸给了他一个拥抱。杨元峰笑道:“状元肯定没戏,能上北大最好”。
杨元峰同时报考了“北约”、“华约”两大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其中复旦大学还要求考7门科目。这意味着杨元峰从19日上午起,两天要经历10门科目的考试,考试时间超过14个小时。
2月19日12:00
眼镜腿儿意外折断
从考场出来,杨元峰精神挺不错,和母亲去了考点附近的小饭馆。因为饿极了,他一口气吃下了一大碗炸酱面和一大碗牛肉面。午休时意外发生:杨元峰不小心将一条眼镜腿儿掰断了。眼看下午就要考试,配眼镜又来不及。侯女士赶紧给丈夫打电话。半个小时后,一副以前用过的眼镜被飞速送到。由于度数不够,下午考完,杨元峰一直说自己脑袋犯晕。
2月20日8:10
遇堵车小跑赶考
由于担心路上会堵车,每次考试,侯女士和丈夫都同时陪儿子赴考。一旦遇到“意外”,侯女士可以立即下车和儿子换其他交通工具。
这一招在北大考试时派上用场。8时10分左右,当侯女士一家开车至北大东门附近时,道路被堵个水泄不通。一看考试时间快到了,侯女士赶紧带杨元峰下车,小跑着进北大,这才没耽误考试。
2月20日21:00
晚餐大吃红烧肉
周日晚8时30分,侯女士见到了杨元峰,儿子已经被先到一步的丈夫“抢先”接走了,正在不远处的食堂门口等自己。记者见到的杨元峰没有一丝疲倦,说话时一脸轻松。
当天下午考完试,杨元峰没有吃晚饭,而只喝了一杯饮料,杨元峰说“担心晚上困”。对于参加如此多的考试是否疲倦时,杨元峰笑道:“比上学时轻松多了,因为不用写家庭作业”。
侯女士说,当晚9点回到家,杨元峰吃下了一大份红烧肉和生菜蘸酱。 实习记者 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