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秀勇)日前,记者来到水城县金盆乡、六枝特区郎岱镇等地,只见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广大农户正忙着广积农家肥备春耕。
在金盆乡营盘村,已经有300多户人家送肥下地,田地里堆起了一米多高的农家肥。村民陆少华正拉着一板车农家肥往自家的地里送,不足一亩的地里堆放着四大堆农家肥。他说:“要改良土壤,就必须多用农家肥,减少化学肥料,才能使田地增产增收。”记者又来到一块地里,村民祝登才一家三口正在种洋芋。他告诉记者,本来年前就要种的,由于受凝冻天气影响,就推迟了,趁着节后天气转暖,赶快把洋芋种上,来年盼个好收成。
据了解,入春以来,金盆乡及时组织群众抢抓农时,储备种子、农家肥等物资。农技干部进村入户,向村民宣传使用农家肥的好处。目前,该乡已调进玉米种子5吨,马铃薯外调500吨,农户自调100吨;化肥1100吨,地膜3吨。
在郎岱镇万亩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早熟蔬菜全部盖上了白色的地膜,村民们有的在移栽早熟玉米苗,有的驾着微耕机翻耕田块,马达声、欢笑声响成一片。
记者来到田地里,青菜塘村村民陈石友一家正在劳作。他说:“打春过后,正是早熟蔬菜移栽的最佳时机,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移栽早熟蔬菜苗。”
郎岱镇万亩蔬菜基地,是我市蔬菜生产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1月份以来,凝冻天气造成部分早熟蔬菜受灾。随着天气转暖,当地干部群众加大对早熟蔬菜种植保暖及灾后恢复生产力度,在绝收的田块及时抢种、补种、改种。正在和群众一起移栽早熟蔬菜幼苗的郎岱镇干部吴开新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二开始,许多群众就走出家门,投入早熟蔬菜种植,在基地里干活的群众最多的一天可达300人。“群众都动起来了,镇里的干部怎么坐得住?”吴开新说,上班第一天,镇里的干部职工全部分片投入到各村组,帮助群众搞好早熟蔬菜移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