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0亿元的德江县城南新区,如今已是一片大工地。春节刚过,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来回作业,46米宽、近3公里长的城南大道已现雏形……
半年前,这里尚是一片破旧的居民区,如今已成为投资的热土。总投资1.6亿元的五星级酒店项目已签约;首家入驻的房开商尚未动工便吸引3000多户群众登记购房;新区11、12号地以9300万元成交。来自北京、重庆、广东、贵阳等地的众多客商到德江投资兴业。
春节期间,北京贵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洋博士专程来德江考察一周,对德江交通新格局和正在打造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充满信心。他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愿望,拟投资上亿元开发德江现代农业、小水电及城市建设。
地处偏远的德江何以引来客商青睐?德江人底气十足地说,这是建设黔东北铁路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引发的效应。
去年9月,省委9号文件把德江定位为贵州东北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不久前出台的省“十二五”规划把德江列为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的中等城市来建设。
辩证视角看“边远县”与“中心城市”
在德江,抢抓机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去年初,德江县委、政府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通过10年努力把德江县城建设成为30万人、40万平方公里的黔东北中心城市。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干部群众发出这样的疑问:德江地处黔东北腹地,目前而言,一无高速,二无铁路,地处偏远,发展滞后,何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对此,以更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县情的德江县决策层成竹在胸。县委书记杨德华说,从地理位置看,德江地处黔东北中心地带,城市用地条件优越,可建设用地达上百平方公里,且水源充足;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城市基础,县城建成区已超10平方公里,人口逾10万。
而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在于交通格局的变化。据悉,根据相关规划,未来将有3条高速公路经过德江,4条铁路在德江交汇,此外乌江白果坨80万吨级港口即将开工,届时将形成“三高四铁一港口”大交通枢纽格局。
据介绍,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德江段目前正紧张施工,榕江至酉阳高速、德江至习水高速等3条高速经过德江;已规划的昭通至黔江快铁、郑州至贵阳高铁、都匀至黔江快铁,以及拟挤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重庆至广州快铁等4条铁路将在德江交汇。“三高”、“四铁”在德江境内全长分别约为114公里、122公里,全部建成通车后,到贵阳最快不到1个小时,至重庆约70分钟,到广州、北京也就五六个小时。
超前谋划狠抓落实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都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去做,苦干实干。”从一开始,德江县委、县政府就坚定信心。
该县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超前部署,着眼长远谋篇布局。“去年,县里一次性拿出4000万元专门用于交通、水利、城市、国土和发改等规划的前期费用,这在德江历史上前所未有。”县规划部门一位负责人仍感叹不已。
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德江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前期工作费用和修编费用,按40平方公里30万人口进行修编。
去年,该县筹划多年的城南新区正式开建,总面积达3.3平方公里,相当于再建一座中小规模的县城,掀起新一轮城镇建设的热潮。
在做强内功之时,该县主动出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向省领导汇报相关工作,积极对接省相关部门,争取上级的支持。
去年6月,省长办公会议提出把德江作为黔东北铁路枢纽和重要城镇来建设;同年9月,省委《关于支持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铜仁地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依托我省东北部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建设,把德江培育成贵州东北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让52万德江人振奋不已。德江县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铁路枢纽建设工作。
抢抓机遇事在人为,思路决策重在执行。该县狠抓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执行力,重拳出击整治拖沓懒散、作风漂浮的“懒、散、庸”干部,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执行力中出成绩。去年,该县城镇建设亮点频闪:顺利完成杭瑞高速县境内征地拆迁,周边县纷纷前来考察学习;清理城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有效整治了几度反弹的“两违”现象;仅用50天顺利完成城南新区涉及334户的征地拆迁……
借鸡下蛋破解资金瓶颈
对于德江而言,建设城南新区无疑是加速城镇化建设的发动机。据初步测算,新区的征地、拆迁、道路等的投资将达到4亿元,而建设整个新区需要的资金更多。然而,该县去年财政总收入才突破2亿元,新区建设钱从哪里来?
德江给出两个答案:用好金融资本、招商引资。
该县转变以往观念,抓好金融信贷工作,并要求县内金融部门主动服务,包装项目,支持地方发展。据悉,该县今年力争银行信贷投资规模达35亿元,比去年新增20亿元以上。
德江通过招商引资对城南新区进行整体开发,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其中今年投资达10亿元。“我们先策划,再规划,所有项目和建设必须按规划要求来实施。”县委书记杨德华语出惊人,“土地可以无偿提供给投资商,我们算长远账,不在乎眼前的一点小利,整个新区开发,带来的税收就可达10亿元,且4年可建成一座可容纳10万人的宜居新城。”
该县还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投资,抢抓机遇促使195个项目挤入铜仁地区“十二五”规划,总投资达2137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占全区的28%、38%。
壮大产业给城镇提供强力支撑
产业不兴,城镇缺乏支撑力。德江县在向南拓展建设新区同时,向北延伸加快规划建设城北工业聚集区,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县长张珍强说,未来几年,该县将加快建设2个以上工业园区,引起一批企业入驻投产,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转移的承接区、优势产业的培育区、城镇发展的带动区。此外,该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建材、酿酒、畜产品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并重点围绕农产品、茶叶、天麻、矿产资源开展招商。今年,该县力争工业总产值达15亿元,增长33%以上。
该县还以县城为中心,以煎茶、潮砥、枫香溪、稳坪为次中心,以326国道沿线及乌江沿岸集镇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根据该县“十二五”规划,德江全力构建黔东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使之成为北上重庆乃至华中、华北和重庆出海连接珠三角的交通要道;加快建设成为黔东北重要物流集散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和区域性经济、物流、医疗、文教中心。
据介绍,到“十二五”末,德江县城区从现在的10平方公里拓展至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18万,城镇化率达40%,将初步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将达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城镇化率达60%,将全面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者: 何先美 本报记者 杨龙 成嘉廷 编辑: 李柏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