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区创新工作方式强力推进小孟工业园建设小记
按照常规,项目确定落户到正式开工平场,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
然而,在小孟工业园,讯发烟胶项目从取得项目用地到正式开工用时一个月,贵州险峰异地技改项目、精腾重机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也仅用时一个月……项目进展突破“常规”,在小孟工业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没有他们的打破常规,我们厂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拿地开工。”精腾重机负责人曹文鸿一语道出其中的奥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快速推进小孟工业园建设,小河区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推进重点项目快落地、快推进。
抢时间 手续审批“并联”推进
拿地建厂,曾困扰了精腾重机三年时间。然而在小河区,解决这一问题只花了一个月。
作为一个以新型锻造技术为核心、年产值超过三千万元的装备制造生产商,精腾重机没有自己的厂房,一直靠租用矿山机械厂厂房生产。生产场地的局限,极大限制了企业发展。
早在三年前,精腾重机负责人曹文鸿三番五次找到某区相关部门极力争取“拿地建厂”。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未果。去年下半年,小河区商务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与精腾重机联系,并积极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很快,精腾重机确定落户小孟园区,并于去年11月30日正式开工。
据了解,为使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小河区商务局协调相关部门,一改原有办理手续的“串联”方式,将各种手续审批“并联”推进,多管齐下、同步进行,极大缩短了项目等待审批的时间。
抢速度 “预方案”应对各种问题
项目从确定意向到最终落户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间“卡壳”问题的处理。在小孟工业园建设中,小河区相关部门未雨绸缪,将项目落户后的相关工作安排到前期开展,并形成系统的“预解决方案”,提高项目推进速度。
讯发烟胶项目,是小孟工业园的入驻项目之一。确定入驻前,项目方曾对场地选址地处山洼有些顾虑。考虑到需要修路、通水电等,小河区商务局提前与市相关部门沟通,很快便打消了项目方的顾虑。在“预方案”的鼎力支持下,该项目已于去年11月底顺利开工。
与讯发烟胶项目同批开工建设的险峰机床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时一个月。“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制定预方案,是项目推进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目负责人说。
抢效率 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项目
针对小孟工业园重点项目,除了手续审批“并联”推进、“预方案”随时应对外,小河区还采取了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的办法。
年前刚刚开工建设的“云马客车制造”项目,一度在工商执照办理环节遇阻。了解这一情况后,负责跟踪云马项目的小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当即与小河区工商局对接。经协调,云马客车制造厂工商执照一周内就办理完毕,使该项目得以快速投建。
作为精腾重机项目的对接员,小河区商务局的黄勇每隔一天都会与曹文鸿通电话,每周会面两三次,商讨项目推进情况。
在小河区工信局,记者看到,每周上报的建设进度报表上,项目推进情况一目了然。对于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小河区委、区政府还会召开专题协调会,特事特办,大胆承担风险,创新开展工作,使项目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