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用九阡酒敬毛主席,主席回敬她一杯茅台酒
水族第一任女副县长辞世
金黔在线讯 “痛失水族女权代言者,哀悼米酒声誉玉成人;庚寅年水家痛失大人物,辛卯春仙班喜添新祖灵”。这是2月2日大年除夕贵州省水家学会送给曾在中南海向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酒唱歌的水族第一任女副县长蒙世花辞世的水书挽联。

水族第一任女副县长
1918年,蒙世花出生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阳安一个穷人家里,靠父母打零工及佃耕维持全家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蒙世花被选为农会主席,与解放军一起剿匪,并获得了“剿匪模范”、“劳动模范”、“工作模范”等荣誉称号。
1953年,蒙世花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九阡区副区长兼区妇联主任,同年7月担任中共荔波县委常委,县妇联主任。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蒙世花当选为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一届副县长,也是三都县历史上第一位水族女副县长。
毛主席的两次接见
1957年的“五一”节是蒙世花终身难忘的日子。已是贵州省劳动模范和省人大代表的她接到通知,邀请她赴北京参加庆祝“五一”观礼活动。蒙世花高兴地穿着水族盛装,带着水族人用99种草药、99口山泉酿成的“九阡酒”去北京献给毛主席。
5月5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宴会接见56个民族的代表。当时,蒙世花代表大家向毛主席敬酒。
毛主席和蔼地对蒙世花说:“敬酒,怎么个敬法呀?”蒙世花说:“主席,是您带给我们水家人的九千九百个幸福,我从山里带来了九十九瓶我们水家人的‘妹妹红’九阡酒,献给您老人家,表达我们水家人的心意。”随后,她将九阡酒倒进主席的酒杯中,唱起水族的敬酒歌:“九月九盘(烤)酒最香,好酒深窖香味长,酒长味长恩情长,感谢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万年长!”顿时,整个宴会大厅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把酒送到嘴边,说:“好香啊,好酒,好酒!”接着幽默地说:“你的这杯酒再加一百就到一万了。”紧接着,主席顺手倒了一杯茅台酒回敬蒙世花说:“来,我也用你们家乡的酒敬你一杯,祝你们有一万个幸福。”这时,全场再次响起雷鸣般掌声……之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56个民族代表合影留念。主席对蒙世花说:“回去要好好干,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再来。”
195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邀请蒙世花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盛会。9月28日,主席又接见了她,一见面主席就说:“两年过去了,你在家乡的工作干得很好!”此时,蒙世花激动得落下热泪,她很感谢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心中还装着自己。
1976年,蒙世花调任黔南州民政局任副局长,1981年提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她光荣退休。
但退休在家的蒙世花从来没忘记贫困山村的父老乡亲。2002年以来,她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退休金资助了4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孤儿。2005年,她东奔西跑为延牌镇甲乃村向有关部门争取10万元资金兴修村级公路。近年来,她扶困济贫,关心下一代,共支出近10万元。
九旬女副县长辞世
2011年2月2日1时48分,蒙世花因病在黔南州人民医院医治抢救无效而辞世,享年94周岁。
2月6日,蒙世花的追悼会在都匀殡仪馆举行。黔南州四大班子、贵州省水家学会等单位及她生前好友均送来挽联和唁电,曾经接受过资助的部分群众自发地从三都、贵阳、独山、荔波等地赶来送上一程。
从事水族文化研究的贵州省民族学院教授潘朝霖是上世纪70年代就与蒙世花成了忘年交,当他惊闻噩耗后,特地从贵阳赶到都匀看望蒙最后一眼,并用水书写了一副挽联——“1957献九阡酒敬毛主席,名人名酒传佳话;2011悼老寿星祭蒙世花,诚意诚心吊英灵”。
作者: 陈长秀 黄建和 本报记者 文隽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