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异域风情 > 正文
 
发现雀鸟
来源:     作者:杨光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4日 14:57:25     
 

        

“发现雀鸟”完全记事


大一新学年结束了,我又回到了那可爱而美丽的家乡——雀鸟。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景色宜人的苗族村寨。我热爱她,因为是她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苗族青年,需要我们去铭记她每一刻继往开来的痕迹。在学期结束之前,得到贵州乡土文化社杨胜文的邀请和对主题活动项目的介绍后,了解了活动目的。一批雀鸟小伙加入到了“苗族青年重走迁徙路之发现雀鸟”的活动中,我就是其中一员。这次苗族青年重走迁徙路系列活动第一站——雀鸟,她就是我的可爱而又美丽的家乡。作为雀鸟历史文化传承者,我们都要做到学习、了解和传承属于自己的村寨历史文化和苗族历史文化。为了活动进行的完满,胜文在乡土文化社的网页上进行网上招募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朋友,经过报名后选拔,来自北京、陕西、山西、广东、广西和贵阳的七名优秀志愿者脱影而出,加入到了活动中来,协助、“监督”、见证和陪伴我们这帮雀鸟小伙开展的活动项目。


雀鸟远眺


活动进行中


2010年7月25至2010年8月2日­,这是一次贵州乡土文化社的主题系列活动——“苗族青年重走迁徙路之发现雀鸟”。我们九个雀鸟村小伙子(包括胜文)作为学习、走访和传承者,和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朋友们一起,走访了村寨里面的老人、鬼师、歌师。通过照片、录音和笔记的记录分享了出来。具体主题系列活动项目有:(一)历史文化故事、(二)苗族建筑(吊脚楼)、(三)苗族节日、(四)酒文化、(五)芦笙、(六)苗族服饰、(七)苗歌、(八)游方、(九)徒步­。


活动准备:


7月23日,作为本期活动主体的八个成员,我们一大早就从美丽的家乡乘坐客车,经过大概六个小时的长途之旅,下午才到达贵阳,在胜文的安排下,我们享受到了美味佳肴,吃饱喝足后,胜文又安排了我们住宿。一天的劳累大伙显得疲惫,我们很早就休息了,在休息前,胜文叮嘱我们明天八点半到文化社集中共同讨论活动的具体项目。


7月24日,我们准时集中在贵州乡土文化社的会议室,“讨论会”在另一文化社成员陈莫松的主持下,经过一个早上的共同讨论,我们作为雀鸟文化传承者,每个人都对“发现雀鸟”的活动项目各抒己见,都表现出了万分的激动和期望。下午,活动项目在大家一致的意见下,决定“苗族青年重走迁徙路之发现雀鸟”中进行八个具体活动项目:
1、历史文化故事
2、苗族建筑(吊脚楼)
3、苗族节日
4、酒文化
5、芦笙
6、苗族服饰
7、苗歌
8、游方(约会)


这一天下午来自北京的董老师和小贾、广东的青蛙、广西杨彩、陕西西安Vicky、贵阳高燕芸和付娟七个志愿者朋友都顶达了贵阳。


7月25日早上,七个志愿者朋友和我们八个雀鸟小伙以及文化社部分成员进行了见面会餐,大家共享早饭后,便马不停蹄的出发了。出发前,文化社李姐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厚望和鼓励。下午1点钟我们乘坐了开往雷山的长途客车,又是享受了一翻回归之旅,车厢里的大家都表现的兴高采烈,到达雷山县城后又转车雀鸟,跟随着斜阳,方才的热闹一下子已被疲劳给安静了下来。顶达雀鸟时,黑暗已笼罩了白天所拥有的美丽。晚上,大伙在胜文家(我们活动的大本营)共进了晚餐后,便开始布置了明后天的工作和志愿者朋友的住宿。


历史文化故事:


7月26日,我们预约了杨光书老人。大伙在自己家吃好早饭后便集中在胜文家,分配好每个成员所负责的工作后便出发了。我作为本项目的记录,心里多少也是感觉到了忐忑不安,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因为,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故事立马就会映入我们眼帘。老人在万分激动的讲述中我们得知,雀鸟村不是一开始就居住在于此的,而是历经了多次的迁移才至此的。很久以前,人多杂居,雀鸟苗族故而迁移,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又一方面是受到了汉族的冲击,雀鸟苗族为了找到安居乐业的地方。经历了小丹江等地的迁移才到了现在的雀鸟。最开始是生活在雀鸟小溪的右侧,是为了方便取水生活,但是土壤含的水分较多而松软,不适应房屋的修建和人们居住。因而再多次的迁移之后才搬迁到现在雀鸟小溪左侧较高、土壤肥沃的这片土地上。老人还跟我们讲到了最早居住雀鸟的两兄弟各种下了一棵板栗树,这两棵板栗树至今还挺拔在美丽的雀鸟村寨之中。采访完老人后,我们便找到了当时两兄弟种下的两棵古树,见证雀鸟的风雨和彩虹的便是这两棵古树了。之后我们又得知,寨子里的杨光元老人也很会讲述村寨的历史文化故事,但是我们之前没有预约杨光元老人 ,老人已经到田间去了。我们只好预约老人在27号早上采访。


27日早上,我们如愿的采访到了杨光元老人。这天早上我的任务是照相。在老人的讲述中,雀鸟苗族最开始居住于广东、广西一带,人多杂居,故而迁徙。之后也有部分汉族人跟随迁移到雀鸟,但是汉族人迁来晚,居住在雀鸟周边。后来苗族英雄张秀眉和杨大陆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举旗反清,当时雀鸟也成了起义军的一个重要基地,现在雀鸟被称为是深山林里的练兵场。居住在此的汉族人民误认为会受到压制而搬迁了,现在雀鸟周边的一些地方还存在当时汉族人们的居住地名,如“陈炕寨”“老李寨”等地。老人还用我们苗族名字的推算方法(如:“保当耶”是一个男孩的名字,“保”就是他的名字“当”是他父亲名字“耶”是他爷爷名字)推算出现在的雀鸟已有17代的苗族人们居住,至少拥有500年的村寨历史。老人还一直讲述到了苗族祖先蝴蝶妈妈。老人还给我们讲的很多很多,他说,如果讲完雀鸟迁移经历的每一站点,在古歌(古歌是苗族用来记载历史文化的,因为苗族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发展)记载中讲述要讲到几天几夜才会讲完。这出乎了我们在项目计划用时的预料之中。考虑到不影响下个项目的进行,我们只好就此拜别了杨光元老人。回来时,老人为还没有讲完的雀鸟具体历史文化故事而表示歉意。我心想,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去拜访杨光元老人,听他讲述更多关于雀鸟的历史故事。因为本次活动后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深一层次的探访,我们会去了解更多雀鸟的风雨历程,了解和继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能细数雀鸟500多年历代祖先名字的杨光书老人


建筑(吊脚楼)文化:

早上稍作历史文化故事的总结后,下午我们就进入到了下一个项目——雀鸟苗族的吊脚楼。我们找到了预约好的杨光云老人,他是雀鸟村有名的木匠之一,村里很多房屋都是他修建的。在杨光云老人的访问中我们得知,雀鸟以前是没有的吊脚楼,居住的都是一些茅草杂木搭建而成的棚子。在雨打风吹的时候却不堪一击,然而正为此犯愁的时候,台江县、从江县、榕江县等地都出现了用杉木修建房屋,具有防寒、防湿、保暖等经受风雨来袭作用。正好雀鸟先辈们得知此消息后,便赶往取材。运来杉木苗时还需用三碗米和酒换取一颗杉木苗。就这样,在先辈们的精心酿造下,吊脚楼在雀鸟另起了高楼,使得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一般吊脚楼需要20根大柱、48根横梁、然后再用木板修建组装而成。房子的风水朝向中的说法是,一个寨子的房子,居住在上游的大门要朝下游方向设置,下游居住的房子反之。意思是上下游的房子大门要门对门,意义在于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和共同富裕。大门不要正对太阳升起和下落的方向开,避免太阳直射。房子里的门,不能三个形成一条直线联开,意思是防止财源滚出。房子的风水朝向中对吊脚楼的“规定”还有很多,比如选好日子立房子、选主梁、鬼师祭拜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雀鸟小伙去做深一层次的了解和探访。因为雀鸟吊脚楼的建筑特点纯粹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比如说一个房子不能搭建两个斜角(苗语“冒谷”),只能搭一个。其中的很多文化都是需要我们自己了解和传承。不仅雀鸟的文化,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晚上,在大本营(胜文家)稍作总结后,便安排大伙回到自家准备明天的“苗族节日、酒文化”活动项目。因为我们雀鸟小伙的每一家都是“苗族节日、酒文化”的一个活动项目地点——吃新节“转转饭”。


立房子


节日、酒文化:


庚寅年六月十七日,“节日、酒文化”活动恰逢这一天——雀鸟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本项目的组织方式以体验和访问为主,访问人物是我的父亲杨通州。这一天,雀鸟苗族人们以吃粽子、米酒和肉食为主要庆祝吃新节。早上,我们都起的很早,把前一天晚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水煮,准备好饭菜后,粽子也煮熟了。首先大伙都在自家稍过个小节后。我们的吃新节和酒文化这才正式“启动”。


按原计划行程“实施”,雀鸟小伙和志愿者朋友很早就集中到了活动行动成员吴义家中,开启了吃新节“转转饭”的第一家。途中,经过了杨军家、杨思旗家、寒舍、杨树仁家、杨文家、杨广家、杨建生家和胜文家。一天到晚一共“酒家”。我们每一个雀鸟小伙生长在雀鸟也好,都也还没有体验过这样的酒文化。在酒的攻势下,不用说志愿者朋友们的酒量不行,就连我们雀鸟小伙也都快招架不住了。但是为了活动项目顺利进行的起见,大家都还是少喝了很多。在忙于体验的过程中,大伙还是没有忘了做采访。“转转饭”“转到”寒舍时,父亲早就等候了我们的采访。节日(吃新节)和酒的来历在父亲的典故中给我们做了陈述。雀鸟苗族节日有苗年节和吃新节,吃新节和酒的来历都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儿媳和她婆婆每天做农活都是早起晚归。有一天,儿媳终于感到这样的农耕实在是太累了,对婆婆说:“天天早起晚归不休息,此活何时是尽头,还不如死了算。”然而在第二天,儿媳真的死了。至于是累死,还是口出忌讳语而死,人们是不得知晓。但是人们也觉得这样的劳动也是太累了。于是决定在农忙时节农历六七月份规定在“牟”(苗语,农历六七月分每12天有一天“牟”)的这一天休息(吃新节)。吃新节在农历六七月份还分为几个吃新节,有“牟踏丢”(种植稻谷)、“牟积久”(一天24小时休息过节,不下到田间,有下到田间庄稼就不生长这样的说法)、“牟咖喱”(吃稻花)、“牟耐新”(稻谷成熟)等吃新节。方祥其他寨子的人都说,“雀鸟把‘牟’都吃个精光啊”。所以说雀鸟的吃新节是最多的。       


但是,在休息过节,人们却感觉缺少了一个叫“酒”的这个好东西庆祝。于是有一个叫“宝温”的老人,她一直寻找酒的发酵方法,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叫“军当”、有个儿媳名叫“沃玖”,他们上山农耕都是早起晚归。一天,老人把她上山采来的花草树叶子(就是老人寻找发酵酒的酒曲)放入了“军当”和“沃玖”去农耕的饭篓里另一半边的米饭上。烈日下,“军当”和“沃玖”要休息吃中午饭,当他们把包饭的饭篓打开来吃饭时,两人愣住了。发现放有花草树叶子的那一半凹了下去,融成了水(就是所谓的酒),而另一半却安然无恙。俩人这时认为是会有什么不祥预兆。手脚也不洗,锄具也不带,只顾抱住饭篓立刻往家里跑。母亲见此情况后,以苗歌的问答方式问“军当”和“沃玖”为何今天这么早就回家了,脚也不洗锄也不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军当”和“沃玖”也用苗歌的方式回答了老人所发生的情况。老人接过饭篓打开一看,这下可把老人乐坏了。原来这一半边融成的水居然是自己寻找已久的“酒”,那些花草树叶就是发酵酒的酒曲。就这样,“宝温”老人把酿酒的方法传便四方,然后人们就有了酒,用酒来庆祝节日和迎接远方贵客。人们把酒放在房间里,散发出阵阵清香,蜜蜂和蝴蝶闻到飘香,也都飞来允吸,人们赶都赶不走。      

 
酒文化的规矩在苗族也是很有一套,比如碰杯酒就有的规定,晚辈的酒杯要矮于长辈的酒杯,表示尊敬;拦路酒不要用双手拿杯,喝多喝少不是问题,不然自己喝干全杯;还有唱敬酒歌敬酒、对唱酒歌敬酒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进一步思考。


节日在有酒的庆祝下,人们在休息是还是觉得少了样娱乐的东西,然后就有了芦笙庆祝佳节,我们在吃新节的晚上还以跳芦笙来庆祝了这次吃新节(关于详情,在第五天芦笙项目总结上为您呈现)。


吃新节


苗歌、游方:


在苗族佳节中有了酒的庆祝后,同时也有了苗族的酒歌。酒歌是苗歌的一部分,苗歌大致分为:古歌、敬酒歌、飞歌、情歌(游方歌)等。古歌是雀鸟苗族人民记载历史文化故事的最主要方式,因为苗族人们没有文字。在古歌中,记载着雀鸟苗族的迁徙史,记载着房子、芦笙、米酒、节日的来历等等。而敬酒歌是在酒的场所表达的情感,对唱酒歌,有敬有回,互敬米酒,表达了亲朋好友的友好往来和深厚感情,敬酒歌当中有长辈唱给晚辈、晚辈唱给长辈、客人间的对唱等等,总之,在最后还是归于敬酒。


而情歌是苗族男女间的感情领域,男女之间约会时互诉感情,暗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和追求之意,是苗族古老婚姻嫁娶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苗族情歌除了男女间对唱外,还有男同胞间对唱、女生间对唱。相互之间有呼有应,主要表达了不甘单身,对爱情婚姻的渴望和追求等。雀鸟小溪在静静的流淌,平时只顾于农活的几个雀鸟妈妈坐在风雨桥上对起了情歌。在歌的海洋里,妈妈们都沉醉于其中,寻找她们年轻时沉睡已久的轻舞飞扬的感觉,歌声回荡在静静的雀鸟小溪之中。从风雨桥上路过的雀鸟爸爸们,都也表现出了年轻时的几分羞涩;鸟儿也被歌声感染着,在树枝上不停的“雀”来“雀”去;志愿者朋友和我们几个雀鸟小伙则在一旁感受着这来自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服饰、芦笙文化:


“芦笙和服饰”项目这天的体验,我们早在节日和酒文化项目这天便体验了芦笙舞和穿着服饰。在以前从没有过在吃新节跳芦笙,因为以前,这段时节是农忙,人们很穷,祖辈们不予以娱乐,忌讳在农忙时节跳芦笙,是为了防止人们散心,无心劳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怕涣散民心。酒文化经过“酒家”后,在我们的安排下,志愿者付娟和Vicky两位美女穿上了正宗的雀鸟芦笙服饰,体验到了节日里芦笙庆祝的氛围。我们大家都乐在其中,高大威猛的志愿者小贾在没能掌握芦笙舞节奏情况下,还时不时踩上前面朋友几脚,弄得都没人敢在小贾的前面领跳。节日的氛围就是浓厚,芦笙舞在节日里展现出来的就是淋漓尽致。


穿上节日盛装的美女——Vicky


迁徙路徒步: 


活动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志愿者朋友和我们九个雀鸟小伙一同进入到了迁徙路徒步。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到迁徙途中的现在雀鸟水电站。一方面是为了体验先辈们迁徙的艰辛,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前几天停电而手机和相机处于睡眠状态去充电。这一天,早上还下起了毛毛雨,大伙早早的吃好早饭后,背上行囊便出发啦。在途中,大家都感受到了道路的崎岖,先辈们的艰难,何况从前雀鸟是原始森林呢。


到雀鸟水电站时,雨停了,我们把手机和相机充上电后,只有董老师一人在打印相片为分享做准备。而我们大伙便拿起早上准备好的鱼竿往电站上方的胜文家田跑去。刚到不久,还没有鱼的收获,就先得到了雨的“收获”。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我们躲在电站的巨大钢管下,雨水沿着上方流下来,打湿了大伙的衣服。我们还算好一点,不用说,对于小贾在钢管下躲躲雨,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啊(小贾的“体积”大。看了别生气啊小贾)!在雨的攻势下,青蛙、高美女、付娟和杨彩姐在伞的护送下安全回到了电站。而我们却坚守在“阵地”上,在雨稍稍停下来的时候,建生和吴义的一曲苗族忧郁情歌的歌声中,雨又下了起来,比刚才更是疯狂。不知不觉中雨又稍稍停了下来,建生和吴义的歌声又再次响起,也许歌声触动了上帝,这时,雷雨交加,雨下的更是凶猛,歌声越响亮雨越是下的更大。可谓“雨声雷声情歌声声声入耳,裤子鞋子衣袖子件件淋湿”啊!


雨越下越大,我和杨广有幸做了一回护花使者,我两用高美女的吊床一前一后的搭成挡雨棚护送志愿者Vicky回到了水电站,但这两个不称职的使者在结果让三个人一块儿都变成了落汤鸡(在建生和树仁的歌声中雨可不是一般想象的大啊)。我们大伙只好把一大堆的遗憾寄予了鲤鱼!还好在电站里发电机的热风中,我们才得以把衣服吹干。不知不觉中,雨也停了,白天的时间也即将到头,我们便启程返回了雀鸟。


下方那块平地就是先祖迁徙时的暂时定居点


分享:
我个人分享:8月1日早上,我们大家又一次聚集到了我们的活动“大本营”胜文家。共同分享了我们本次活动的得失。大伙各抒己见,我也感受到了本次活动带给我的巨大鼓励和文化的继承的机会,同时也在不少地方犯下了难免的错误。初次体验到这样类型的活动,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机会很难得,我们接受了考验和磨砺。很多雀鸟小伙没有进入到活动当中,我表示很遗憾,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去寻找和追寻属于我们的文化,你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苗族历史文化的精髓。时光不断的被白天和黑夜推着走,而我们的历史文化也需要我们去继承和保护。不管我们学了多少,只管我们是否在乎自己的文化。对于文化,我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一笔财富,你不能把它抛弃,如果你抛弃了它,同时它也会把你抛弃。本身属于自己的我们应该去好好珍惜,不然别人会从你手中抢过去。中秋节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保护,凭什么让韩国人盗取去作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呢?文化这东西很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继承。因为它是劳动人民在辛劳的每一个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最完美的一部分。


在雀鸟迁徙的历史中我们了解到了我们的起寨祖先,找到了见证雀鸟风雨彩虹的两颗板栗树,了解到了先辈们搬迁的艰辛历程,迁移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人们的每一个智慧的发现,每一个文化历史的留存。建筑史上,雀鸟先辈们也经历了不少的风吹雨打,也是把苗族人民的智慧完美结合在一起。节日和酒的来历也体现了人们劳作的艰辛,也更体现着苗族人们的热情好客。苗歌和芦笙的出现也表现出了苗族人民对音乐和丰富情感的追求。服饰完美的追求也体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切的一切,只有我们自己去继承去追寻,没有人会给你做好整理。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都不在乎,谁又来在意我们文化的存在呢。活动当初,志愿者董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很喜欢音乐,在你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属于你们自己的音乐,城里的孩子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们沉默了,是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身边这份属于自己的文化。我们身为活动主体,责任就在于继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通过此次活动使更多年轻人认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它是集于自己的一身财富。并且投入到此类活动中去,用自己的热情再次抚摸养育自己的那片沃土。


致志愿者朋友:下午,我们的分享结束后,送别了志愿者朋友们,每位雀鸟小伙心里多少也有对志愿者朋友们难舍难分、依依不舍。不过还好,有董老师还在陪伴我们,让我们的不依不舍减少了几分。毕竟为期一周的活动与志愿者朋友的交往中产生了友好情谊。8月2日,我们很意外受到雷山滋根基金办邀请,很早就赶往雷山做交流会,同时也送别了董老师,对所有的志愿者朋友们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 !工作认真负责的杨彩姐,最具代表的发现雀鸟路线图、访问时总喜欢让我们作翻译的Vicky、会讲 “雀鸟的两只老虎故事”的青蛙、“腼腆”得用双手提起盛满的两桶水的小贾、摄影风格不一样而独具特点的高燕芸、美丽动人的付娟美女、还有坚守我们活动始终而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的董老师。是你们让我们的活动进行的顺利;是你们让我们的活动更具意义;是你们让我们活动中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是你们让我们的活动始终充满活跃的氛围;是你们让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圆满。只恨“相见时难别亦难”。


雷山滋根办交流会:


8月­2日,雷山滋根基金办交流会上,雷山滋根基金办的几位同龄人志愿者 和雷山滋根基金办的两位工作人员与我们九个雀鸟小伙,展开了交流会谈,主要内容是雷山滋根基金办志愿者的“关于三角田节柴炤的环境调查” 与我们本期活动内容的交流,我们雀鸟小伙从中得知了三角田地区的环境保护状况以及三角田的爬坡节盛况(爬坡节的形式主要是赛马、情歌对唱、吹木叶和吃狗肉等)。我们也把本次“苗族青年重走迁徙路”第一站之“发现雀鸟”的行动成果分享给他们,我们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的收获给大家阐释了出来,同时也触动了他们对节日文化的感兴趣。


雷山滋根基金办的志愿者杨通武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受是把自己文化推出去,提高物质,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而胜文责引用实例作了阐述,认同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积极吸取异文化,不然就像现在的丽江、黄果树和西江等地区一样,人们没有了幸福感,人际关系也不和谐等等;杨广认为,文化要共享,但是决不能成为一个商品;吴义认为,自己先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与继承后再推出结合外界的优秀部分的文化,把精神与物质一同提高。最后大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小小的评价,同乡的雷山滋根基金办志愿者杨通武认为,活动要明确主题的具体项目展开;胜文是本主题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他认为,我们的活动不仅于此,而是有更多的下一站,主要在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到此类活动,寻根问底,传承和保护自己的苗族文化,不让它流失;吴义责认为此类活动得多多益善;雷山滋根基金办的工作人员张姐认为,通过交流内容,身为苗族姑娘的她感觉到一语惊醒梦中人,发现自己的少数民族还有不少的优秀文化,得要找个机会好好学习,传承下去,也尝试组织本寨年轻人行动起来,传承本寨的文化和苗族文化。


交流会还荣幸的邀请到凯里学院的杨文斌老师(苗族),在交流会中的杨老师从人类学等学科给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丰富讲解,杨老师认为要认清自己的本文化,比如西江等苗族的银饰“牛角”把牛象征祖先,但又在牯藏节吃牛祭祖,这样却又产生了分歧。杨老师还跟我们讲了许多关于苗族的许多历史文化。最后他说,我们这样的活动组织的很好,值得赞扬和推广,因为苗族的文化领域是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与传承。


为期一周的“发现雀鸟”活动项目圆满落下帷幕,从小在深山林里成长的我,心中对这片沃土——雀鸟,情有独衷,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因为是她哺育了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是她让我们度过了快乐而有趣的童年时代,是她在乡亲父老的灌溉下让我们更能健康成长。


在我从母亲的怀抱中踏入这片沃土的第一步起,我就深深记住了你——雀鸟。在我会说话的那一天起,第一次在这里会说了世界上最优美而动听的语言——苗语;也在这里听过老人讲述一些村寨历史文化故事;在这里我更是听到了世界上用苗语唱出的最幽美而动听的歌声;在这里我也更是喜欢上了芦笙。我们身为活动主体,责任就在于继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文化,通过此次活动使更多年轻人认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集于一身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体,同时也是人们劳动过程中的智慧结晶。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们,用我们的真爱去寻找我们曾经的记忆;让我们共同寻找哺育我们的那片历史文化悠久的沃土吧!(在下一站的活动项目中,希望会有更多的新面孔参与到其中来)。


快乐的团队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