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之前,族中长老先要准备一些红包。

除了大肉,还有鸡、红烛、甜酒等礼品。

吃过午饭,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到了新娘家,要唱迎亲歌、喝迎亲酒后才能进门。

吃过酒席,接亲的人和送亲的人就开始往新郎家赶。

入席以后,大家在热烈的气氛中唱酒歌、喝喜酒。

亲戚和邻居们开心地帮助准备酒席。

新郎新娘在结婚照下留个影。
紧赶慢赶,到达新郎家时,已是上午10点半钟。按照预先预定,我们应该在10点以前赶到,否则就会错过杀猪的过程。好在,主人家听说有客人从远方赶来,便将宰好的猪放在案桌上,等我们赶到以后才开破。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叫做岩脚寨,位于六枝陇脚月亮河上游的一处支流边上。这个季节略显山寒水瘦,要不了多久,几场春风之后,房前屋后的梨花定将如雪绽放。
新郎名叫王进,是六枝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负责人韦勇的亲戚。通过韦勇联系,我们才得以参加这场别开生面的布依族婚礼。
分割好的猪肉端进家来以后,把最好的保肋肉和后腿挑出来,用红纸腰好,然后与已经准备好的鸡、甜酒、红烛等一道,作为结婚的上等礼物,让人挑到新娘家去。
吃过午饭,接亲的队伍就出发了。虽然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颠花轿,但是,当那飘着红绸线的酒坛子颤巍巍从你的面前经过时,一种醉人的喜气顿时就在山路上弥漫开来。接亲的队伍走出村口,过了一座小桥,身影就在收割完稻谷的田野里跳跃,那些还没翻犁的白亮的谷茬,将红烛衬托得更红。
新娘家住在高涧槽,也就是一两公里的路程,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翻过龙山就到了。
这一天是正月初五,也即新历2月7日,是女方家摆酒待客的日子。客人送来的毛毯、羽绒被等礼物,有的挂在房檐下,有的堆在大门边,看上去喜气盈门。客人们有的住得远有的住得近,因此,来吃喜酒的人不可能像城里人办酒一样几点几分才能入席,而是来一拨吃一拨,随时到随时吃,所谓流水席,就是这样。
站在新娘家屋檐下的客人们,远远地看见接亲的队伍挑着礼物过来了。他们下完一道浅浅的土坡,在水井那儿停了停,就沿着石阶路走上来。领头的那一位,应该是族中长老,或者是德高望重的寨邻。来到大门口,先要唱迎亲歌,唱完以后,接亲队伍才能逐一迈进门来。
入席了,女方家族中长老与男方家族中长老共聚一桌,互唱酒歌,引得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围观。这个时候,有几个人拿着锅铲、铁勺、砧板等“闯”了进来,笑着闹着向“押礼先生”要礼品,把传统民俗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吃过酒席,天已傍晚。接亲的,送亲的,挑的挑,扛的扛,将女方家陪嫁的礼物带到男方家去。伴娘们把新娘子送出村口,就返回来。她们说,这个时候,不可以跟着新娘一起进家的。
新娘子姓韦,曾在浙江绍兴打工。新郎小王曾在广东中山帮人做灯饰,因为女朋友的缘故,后来也去了绍兴。当问到结婚以后还要不要再出门打工时,他说,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图/王述慷 文/刘云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