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三岔镇尖山飞来寺

尖山寺钟楼远眺

尖山“飞来寺”
20世纪中期,宗教信仰处于受限制之年月。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使人民生活经历苦难岁月。群众于困境中相信民间传言,原说遵义市金鼎山之观音菩萨飞到遵义县三岔尖山顶上显灵。凡有求者必应。当地群众便从尖山脚下的荆刺丛砍开一条通往山顶之路。果然,象征菩萨的几尊天然巨石巍然屹立于山峰之颠。从此,尖山香火不断,灯火通明,宗教活动日益频繁。

尖山寺千手观音圣像

五好先进宗教场所奖牌

释照圆往持:遵义县第十届政协委员,遵义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遵义市佛教协会理事

成都昭觉寺方丈演法大和尚(图左一)亲切接见法子释照圆(尖山寺住持)

三岔尖山寺功德碑

西开十年,尖山修建了约100平方米瓦房庙宇和50平方米厨房,塑了几尊神像。遵义市信众穆文栋先生出资请来工匠,在尖山顶修建八角亭1座。使尖山成为集宗教、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佛教场所。尖山的香火越来越旺,使之周围数十里之人信仰受教,乐于皈依者众,佛光普照,人民安居。2002年,释照圆法师到三岔尖山飞来寺担任住持。法师之到来,使尖山飞来寺逐步成为现代人休闲度假和烧香求佛的首选之地。自从释照圆法师到尖山飞来寺后,飞来寺香火兴旺,旅游观光人客增多,每年春节和农历6月19的庙会,有成千上万的香客上山,平时香火不断。在照圆法师的努力下,广结善缘,先后修建八角亭、法华殿、财神殿、大悲殿等,使尖山庙产和生态得以保护。尖山飞来寺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照圆法师坚持每年给三岔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拜年,并出资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汶川地震后,尖山寺为灾区捐款达数千元。尖山飞来寺在释照圆的带动下,近几年年年获优秀寺庙、社会治安奖。尖山飞来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为当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漆春华
尖山赋
诚拜尖山,凌云环眺,左谓青龙,惊乌蒙群山献 之莽莽;右曰白虎,叹不狼逶迤之奇峤;前见朱雀,赞状如笔架之峰峦;后托玄武,欣九龙金桶之佛光。
远在东汉,濮人耕牧于乌江两岸,夜郎国中,洞主散栖于巍巍岩邦。有孽龙于沧海游来,食人畜而兴风掀浪,民怨震天,大慈大悲,观音菩萨,除妖降魔,始驾尖山,柳枝轻点,化露为剑,刺孽龙双眼而蜕变为马,疗伤改过之地今谓养龙。圣露一滴,遗此成泽,昔铭碑文于此,今谓览碑之堰。大士柳枝再扬,忽见一寺飞来,霞光万道,祥云漫卷,寺落尖山之顶兮,始开观音之道场,距今二千余载兮,斯域净地享长褘。飞来古刹,香烟缭绕,万民得其庇护,少见瘟疫烽烟。
今逢尧天,百姓安居,飞来古刹,倚势扩建。住持照圆,竭力殚精,大悲殿雄峙而佑斯域之安宁;法王殿辉煌而护黎民之康健;如来慈祥,端坐于大雄宝殿,观音菩萨,屹立于南岭之巅。
六合禅林,岂容恶魔乱舞;释苑芳菲,勇而卫道护法。
美矣,妙哉!顶礼朝拜,阿弥托佛;佛光普照,舍利熠彩,般若波罗,法力无边。
尖山险峻插霄汉,
眺望九龙卷紫烟。
同是禅林名胜地,
各历沧桑千百年。
骄阳六月山隅烤,
孰送清风阵阵凉。
飞来古寺闻钟磬,
诚拜观音佑此乡。
——摘自漆春华先生《咏飞来寺绝句百首》
三岔尖山“飞来寺”座落在遵义县城南白往东约12公里处,距遵义县三岔镇人民政府约3.5公里。飞来寺位于尖山之顶峰,海拔1050米。山脚有人工湖烂碑堰1口,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