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长“赶考”--铜仁市开展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观察
11月8日至14日,铜仁市67名科、股、站、所长走进考场接受考评。他们分别来自19个单位,手握行政执法、审批等“重权”,其行政管理及服务职能与群众密切相关。
这是铜仁市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工作中年终考评的一个工作环节。今年7月起,铜仁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股、站、所长活动,促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引发了一场效能革命。
解决“中梗阻”
“不怕大官怕小鬼”,这是不少客商的切身体会。“大官”说的是地、县级乃至更高层领导,“小鬼”则指具体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小有权力”的科、股、站、所长们。
为解决“中梗阻”现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7月,铜仁市委组织召开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股、站、所长动员大会,把全市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67名科、股、站、所长推向了民主考评的考场。
铜仁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李建指出,科、股、站、所长是部门的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既是部门的战斗员,又是科室的领头羊,其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落实力和执行力,关系到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民主考评的考题是科、股、站、所长们在工作中履行职责、依法办事、政务公开、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及勤政廉政等6方面的情况。考官由他们的服务对象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党纪监督员、机关干部代表、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组成,几乎涵盖社会各个阶层。考分则划出“硬杠杠”——前5名为优秀,予以表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后3名由组织、人事部门免去现职,在全市通报,且所在科、股、站、所的所有人员年终不得评先评优。
“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只是一种手段,关键是旨在以此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升责任和服务意识,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该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田仁华坦言。
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在铜仁市人流量最大的步行街,几块张贴参评科、股、站、所的工作职责、负责人姓名和电话等内容的展板格外引人。这既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也是让科长们接受群众监督而出的一招。
为便于测评人员了解和把握被测评对象的情况,该市还让被考评的67名科、股、站、所长走进电视直播间,向服务对象作承诺。
铜仁市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的关注,群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对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铜仁市委审时度势,决定在民主考评中实行面对面报告、背靠背评议,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交给群众,由这些单位的管理、服务对象及社会各界对参评科长作评议。
在不久前的民主考评大会上,被考评科长在发言席上向与会人员述职述廉。参与评议的除了市委、政府领导,组织部、效能办的干部,更多的则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效能监督员以及服务对象。
除了年终考评,该市效能办还将不定期组织考评人员明查暗访,开展日常考评,两项考评各占50%。
评议科长督促局长
铜仁市认识到,“中梗阻”问题虽然出在基层,根源往往在上层。有些部门领导不负责任,监管不严,对问题熟视无睹,就是导致“中梗阻”的重要原因。
要让参评对象真正重视,必须建立完善可行的操作和考核机制。在出台的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股、站、所长工作实施方案中,该市明确,对群众不满意的科、股、站、所长,不仅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同时也要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情节严重者将由组织部门作出组织调整,对构成违法违纪的,要立案查处。
“考评的是科长,其实督促的是局长。”铜仁市直某部门负责人认为,也许平常觉得自己的科长工作还可以,但在全市一起来考评,万一被考评为后三名,局长也要受处分,自然有压力。
铜仁市还加大问责力度,出台《干部问责办法》、《一次投诉查实待岗暂行办法》,对督查中因工作不力或存在问题的33个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工作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46名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处理。
通过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工作,一股清新、热情、高效、透明的行政氛围正在铜仁市迅速形成。不少群众表示,如今办事“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最后还是哪里来哪里去”、“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